數學是基礎課程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給數學打call,《教師報》頭條号2019暑期特别策劃“i數學”,誠邀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與,可擇以下話題談觀點、述經曆、講方法:您是如何看待數學這門課程的?數學給您的人生影響是什麼?您覺得如何才能學好/教好數學?數學老師該具有什麼氣場(或特質)?哪一位數學老師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範梅梅(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第七中學小學數學老師)
範梅梅在上課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課本上的知識看起來簡單,實際講授起來卻不簡單。我這裡說的“不簡單”,不是把知識講得很難讓學生聽不懂,而是要把知識的産生和應用融合到課堂中,讓我們的課堂不僅有深度,還要有廣度。在我看來,上好一堂成功的數學課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注重親身經曆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我覺得用到數學教學上就是,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要注重讓他們親身經曆和感受知識的産生及應用過程。
動手分一分——
師:把四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你打算怎麼分?
生1:第一個小朋友1個,第二個小朋友3個;
生2:我覺得他的分發不好,會影響朋友之間的關系,應該平均分,每人2個。
師:把兩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麼分?
生:平均分,每人1個。
師:把一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你會分嗎?
生:用刀從中間切,平均分,每人半個。
學生們一步步從分月餅的過程中不僅能體會到分東西時,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可以用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而且知道了分數是在平均分的條件下産生的。
動口說一說——
師:半塊月餅可以怎樣表示?
生:一半。
師:可以用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
師:你能根據剛才分一分的過程說一說分數的組成部分及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義嗎?
生1:分數由三部分組成……
生2:橫線可以理解成平均分,橫線下面的數表示平均分成2份,橫線上面的數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師:你能根據分的過程和分數的組成說一說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含義嗎?
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整個月餅的二分之一。
學生們結合分的過程說一說,明白了什麼是分數及分數的書寫形式。
動腦想一想——
師:你能創造出更多的分數嗎?
生: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八分之一……
有了前面分數基礎知識的穩步推進,這裡學生們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分數自然是水到渠成。
學生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理解并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通過親身經曆學到的知識,才可以深深紮根在學生們的腦中。
二是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不僅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而且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它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相聯的學科。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的例題和練習的素材都盡量貼近同學們的實際生活。例如:我執教的《認識鐘表》這一節課的學習素材:模具鐘表。
1.觀察鐘表——生活中,雖然學生們還不能準确認出鐘表指示的時刻,但是他們卻已經見到過不同種類的鐘表,比如:挂鐘、鬧鐘、手表、秒表等等,先讓學生們觀察各式各樣的鐘表,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
2.制作鐘表——課前,讓學生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鐘表模型。(這樣的預留作業不僅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還可以幫助孩子們初步認識鐘表的構造)
3.轉動指針——教師問:“誰能在自己的鐘表上演示一下指針是怎樣轉動的?”學生上台操作,指針從“12”開始,依次轉過“1、2、3……”,最後回到“12”處停止。教師點撥:用數學語言描述就是“順時針轉動”。
生活中熟悉的鐘表走進了數學課堂,它不僅能夠積極的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能讓學生們覺得學習數學可以幫助他們認識鐘表,方便了他們的生活。
三是滲透數學文化
在之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這個概念對我來說有些陌生,直到有一次在聽黃老師講《求最大公因數》這一課時,他向同學們介紹了《九章算術》裡的“更相減損”法:即“可半着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數,以少見多,更相減損,求其等也,以等數約之”。它不僅讓學生們多認識了一種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還讓學生們了解了古代人的數學智慧。
我在一本書上見過這樣一個《圓的認識》的數學案例,案例中一幅幅融入圓這個素材的美麗圖案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真切得體會到了數學之美。面對這種美的享受,我想不僅僅是我,學生們肯定也會帶着飽滿的激情去學習其中蘊含的知識,從而無需老師們費勁口舌去強調其重要性。
我認為,上面講的數學史和數學美就是數學文化的範疇,它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趣。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帶給觀衆的是一場視聽的盛宴;台上40分鐘,台下一生功,帶給學生們的是每一節知識與文化的洗禮。
教好數學有“三寶”作者:袁朝輝(西安市藍田縣普化中心小學數學老師)
袁朝輝在上課
作為一個在一線教學20多年的數學老師,我認為教好數學有以下“三寶”。
有意思,我喜歡
教師把數學課堂變得有意思,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這是教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例如:在教學一年級“左右”一課時,我讓學生用文具盒當作碗,用兩支筆當作筷子,模仿吃飯,看誰模仿得最像。
師:剛才我看見大家吃得真香,老師都想吃了。你們是用哪個手拿碗的?
生:(舉起左手)我們用這個手。
師:這個手是哪個手呀?
生:有的說左手有的說右手。
師:拿碗的這個手是左手(闆書:左手拿碗),拿筷子的手呢?
生:右手。
師:右手拿筷子(闆書:右手拿筷子)。
我在最後還設計了兩個活動:1. 教師示範邊唱邊跳《健康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讓學生跟着學;2. 我帶領學生上下樓梯,讓他們體會左右方向。
上完這節課後,我聽到學生說“這節數學課真有意思”。當一個老師的課上得“有意思”,那麼學生就會“喜歡上”,隻有喜歡數學才會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之中;如果“沒意思”,學生不喜歡數學課,他們就很難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去。所以,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把課上得“有意思”,學生才會“喜歡學”。
有思考,要交流
教師要激起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有思考、有交流。要讓學生有思考,教師就要善于巧設“陷阱”,讓學生在質疑中思考問題,産生認知沖突,從而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讓課堂變成思維交流的地方。一節課要讓學生始終處于思考的狀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一課時,出示了一個可以拉動的長方形模型,問:這是什麼圖形?
生:長方形。
師:(指着長邊)這是長方形的什麼?
生:長。
師:(指着短邊)這是長方形的什麼?
生:寬。
師:長方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
生: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師:(拉動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這是什麼圖形?
生:平行四邊形。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覺得應該怎麼算呢?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兩條鄰邊相乘。(學生掉入“陷阱”)
師:(繼續拉平行四邊形)你有什麼發現?
生:平行四邊形面積越來越小了。
師:假如這兩條鄰邊分别為3分米和2分米,(教師不斷反複拉動平行四邊形)你有什麼發現或想要說的?(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生1:兩條鄰邊相乘等于6平方分米,面積是不變的。
生2:不對,面積越拉越小,面積變小了。
師:面積到底變不變?
生3:變了,我覺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兩條鄰邊沒有關系。
師:為什麼?
生3:邊沒變,但面積變了,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是用兩條鄰邊相乘。
師引導:(拉動平行四邊形)觀察為什麼面積越來越小了?(給思考交流的時間)
生1:面積變小了,是因為它的高變短了。
生2:可能與高有關系。
生3:平行四邊形面積應該等于底乘以高。
師:請你把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通過剪拼變成一個長方形。
生:動手剪拼并展示剪拼方法。
師:觀察平行四邊形變長方形的過程,你發現了什麼?(給學生充分時間思考交流、教師适時引導。)
生1: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生2: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長方形的寬。
生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
有針對,忌重複
教師設計的練習要有針對性,盡量考查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如何去考查、怎樣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要有“藥到病除”的效果。忌重複,就是老師不能将相同類型的題目重複出現,尤其是同一道題讓學生今天做了明天再做一遍,這樣做的最大缺點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機械重複,造成學生對學習數學的厭惡,從而讓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我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我設計的練習:1.什麼是面積?什麼是周長?2.用不同顔色塗出圖形的面積和周長。(考查對圓的面積的概念的理解以及與周長的區别)3.把一個圓轉化成長方形後,長方形的長就是圓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因為長方形面積等于()乘(),所以圓面積等于()。(考查對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的理解)4.求圓面積:r=3cmd=10dmC=25.12m(根據半徑、直徑、周長求面積。由易到難,具有針對性、層次性。)5.一頭牛拴在一棵大樹上,繩長5米,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平方米?6.一個半圓形花壇的周長10.28米,這個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針對優等生)
總之,隻有學生喜歡學數學、會學數學,才能把數學學得更好,那麼我們老師就要想出好的辦法,讓學生覺得數學很有趣、喜歡學。這樣我們還怕數學教不好嗎?
策劃/編輯:關中小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