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少年時取其豐,壯年時取其實,老年時取其精。
少年時舍其不能有,壯年時舍其不當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
這得舍之間的處世之道,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一課。
在舍與得之間做出選擇,就好比是一個人面對一桌的山珍海味,既想吃熊掌,又想吃鮑魚,但是肚子隻剩下吃一樣東西的空間了。
這種絞盡腦汁、進退兩難的狀态,就是考驗在舍與得之間做選擇的能力的時刻,看似簡單,卻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學。
掌握了這種平心靜氣與得舍之間做決定的能力,離成功會更進一步。
聖人孔子有一次在觀水時,說到水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水流是向下的,而且随圓就方,好像是在遵循準則和法度。
水的這種特性,與孔子所說“見得思義”之理不謀而合。
那麼,對我們來說,何謂“得”?
“得”什麼?
無論是金錢财富、還是名譽地位都要歸于我,叫“得”。
但是面對“得”,我們應該想一想“得”的是否合情合理,若合則受,不合則不受,即要“舍”。
舍與得的關系,就像是一場博弈,很難駕馭得完美。
比如,在商場中,獲取利潤是所有商家的最終目的,“得”是他們必須要獲得的一個結果。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得”是否合乎一個“義”字,所謂君子愛财,取之有道,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不過,如果這個超出自己的承擔能力,采取殺雞取卵式的“得”,也不見得合乎“義”。
所以得和舍之間天平是很難找到最佳位置的。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規定,凡是有人贖回了在國外做奴仆的魯國人,國家最終要支付那筆贖金。
孔子的學生子貢一直做生意,他解救了不少做奴仆的魯國人,國家要把他花費的贖金補給他。
因為子貢很有錢,所以他沒有要國家的錢。
當時,不少人稱贊子貢,說他仗義疏财。
但是孔子卻對子貢提出批評。
夫子說:魯國人本來就不是很富有,國家出台政策就是為了鼓勵人們不需要額外花費就可以解救魯國人。
子貢這麼做,自己是做了好事,但負面影響卻不得了。
有一些人本來要解救人,但子貢救人都不要國家給錢,自己救人如果要國家的錢,那麼跟子貢相比,境界要低很多。
這樣本來要救人的人,因為經濟能力所迫,會因為子貢的行為而放棄救人。
有一次孔子另一位學生子路,将一個快要淹死的鄉人從水中救起。那位老鄉很是感激,就送給子路一頭牛,子路欣然接受。
當時,有不少人批評子路的道德境界不高,但是孔子卻不以為然。
他說,子路救人,并接受人家的謝禮,這對魯國人有很好的昭示作用。
因為子路接受了一頭牛,大家感到做好事會有好的回報,魯國人會因此争相去做諸如救人等的善事。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得和舍之間的界限實際上是很不清晰的,有些時候你覺得明明這個可以得了,但是事後就會發現還是該舍;
有些時候你一狠心舍了,結果又後悔當時那麼沒有魄力。
像子貢本來是一片好心,給政府省錢,結果經過孔老聖人這麼一說,反而是該得;
而子路覺得與人有恩,得的心安理得,事實上也确實起到了示範作用。
再回到現代,假如有一個合理合法讓你白賺1500萬元的機會,你會“舍”嗎?
估計所有人都肯定不會的。
但著名房地産公司萬科的董事長王石毅然選擇了放棄。
王石應合肥市長的邀請,代表萬科同合肥國土局簽訂了1000畝土地的購地合約,并約定一個月内支付總價的25%作為首期款。
三個星期後,萬科的首期款還沒來得及支付,合肥就傳來消息:另外一家企業也看中了萬科簽下的這1000畝地,合肥國土局有意牽線讓萬科出讓500畝,每畝額外補償給萬科3萬元。
真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餡餅。
王石的下屬高興地向他彙報這件事。
但出乎意料,王石指示:對萬科來講,500畝、1000畝都很多,退回500畝地,并且不要補償。
下屬認為是聽錯了,因為大家都知道王石是一個注重誠信和商業道德的領導人,可賺到這1500萬元并沒有違反商業道德呀。
王石向下屬解釋說,如果收了這個錢,公司就會出現新的神話:瞧,老闆多有眼光,沒動1分錢就賺了1500萬元。
這樣會對公司員工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員工們都會鑽牛角尖去想辦法倒騰土地賺大錢,誰還有心思去好好設計房子、建房子和精心維護房子?
所以這錢萬科不能要。
舍與得是一種博弈,是博弈就有辯證關系。
有時候“得”合乎義理,而“舍”看似高風亮節,卻不合義理;而有時候,“舍”正合乎義理,“得”看似合情合理,卻不合義理。
所以,看待舍與得的問題,不在一朝一夕的直接效果,而在于其長久的、深層次的影響。
利他就是利己,幫人就是幫自己,這就是舍與得之間的辯證法。
作者:緘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