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時,總愛對有些事遮遮掩掩,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欲蓋彌彰。筆者見過不少這樣的家長:孩子們問成語“情窦初開”是什麼意思,他們說是一種豆子成熟了;孩子問“春宵一刻值千金”什麼意思,他們支支吾吾實在想不出解釋的法子,其實隻不過是家長們想多了,蘇轼當年寫《春宵》并無它意,隻是感歎春夜的美景。
因為後三句本來就通俗易懂,所以筆者重點要講的是第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很多老師之所以覺得這7個字不雅,是覺得這個“色”字難登大雅之堂。但其實這裡的“色”并不是大人想的那個意思,它是佛法“空即是色”中的“色”,意思是:現象、物質。佛語有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诠釋的是外象與空相的關系。 《壇經》中講“‘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放在這首詩裡是極為合适的,世人看不清空與色,所以才會有“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現象。不過對于現代人來說,這種看似蠢萌的行為其實還是挺可愛的,它正是人癡情的一種表現。詩的後兩句“千裡”和“三笑”、“一癡”中三個數量詞的運用,也令全詩讀來朗朗上口。
其實像這種集句詩,文壇還有不少,王安石、蘇轼都有這類作品存世,特别是宋代文人汪洙編撰的五言律詩《神童詩》中,更是收集和改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等多個民間諺語和俗語。這類詩雖然看起來水平不高,但卻句句在理。那麼現在大家還覺得很多詩應該對孩子們避而不談嗎?歡迎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