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曆、人生體驗和處世做人智慧等方面的内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借鑒之處。在這些優秀的古代家訓中,有着《誡子書》這一特殊的類别。關于《誡子書》,大家熟知的莫過于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實除了諸葛亮,很多古代名家都寫過這類家訓,勸誡後代子孫修身養性、治學做人。今日與大家分享王修的《誡子書》,讀來發人深省。
王修 《誡子書》
自汝行之後,恨恨不樂,何哉?我實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過。
日月可愛也!故禹不愛尺璧而愛寸陰。時過不可還,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讀書,并學作人。汝今逾郡縣,越山河,離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見舉動之宜效高人遠節,聞一得三。
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際也。行止與人,務在饒之。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殺身,其餘無惜也。
譯 文
自從你外出求學後,我的心情就一直不快樂。為什麼呢?我真是老了,所倚靠的就是你們兄弟,而你們卻都不在我的眼前,使我惶惶不安。
人生一世,匆匆便過。歲月最值得珍惜。所以,大禹不喜歡一尺之大的寶玉,而愛惜一寸之小的光陰。因為時光一去不複返,就像人老了,不可能再年輕一樣。想要你盡早地取得成就,不一定局限于讀書,而是要學會做人。
你如今背井離鄉,跋山涉水,離别兄弟,離别妻子,遊學他鄉,是想讓你增長見識,行為得體,效仿那些高尚之人的遠大節操,以收‘聞一得三’之效。
立志做一個賢人,擇友不可不慎。一個人出門在外,是善是惡,關鍵就在這裡了。與人交往,務要寬容,務必謹慎,話要想好了再說,事情要考慮周詳了再做,視聽言動,不僅要合情,也要合理,違背了這一原則,就要招緻失敗。我這個當父親的,期望兒子天天向上,除了你的身體健康之外,其餘都在所不惜。
解 讀
王修,字叔治,在風起雲湧的時代大潮中,曾先後效力于孔融、袁譚、曹操三位上司,都以無可挑剔的過人表現赢得贊賞和信任,由一個郡的治中從事做起,一直到魏郡太守、大司農、郎中令等官職。他為人忠正,德才兼備,政績卓著,陳壽在《三國志》中專門為其立傳。他飽含深情和富于智慧的《誡子書》,堪稱我國家庭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這篇情真意摯的《誡子書》中,王修以自己一生做人的深切體驗娓娓道來,沒有一點居高臨下,通篇都是人間至理,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字字都是骨肉親情,從頭至尾跳動的是一顆期望兒子做一個賢人的苦心,因而特别打動人。教育兒子光陰似流水,老大難再少,一定要珍惜大好時光,千萬不要等到“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業當然很重要,但做人更重要,它是一輩子的事。要與那些品學兼優、志趣不俗的高人、善人多來往,從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得到好的影響,以期收得良效,這一點非常重要,将來或善或惡,都在其中了;與人相處,要胸懷寬廣,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要于小節處過多計較;要謙虛謹慎,勿驕勿躁,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倘若忽視了這些,将會追悔莫及。除了這些,還不忘提醒和叮囑,一人在外,要注意安全和身體健康。特别令人動容的是,王修自己老了,其實舍不得兒子遠離,以至終日“恨恨不樂”,“意惶惶”。一個“恨”字,包含了多少難以言表的情感,令人心酸;一個“惶”字,又簡直令人不忍卒讀,可為了讓兒子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賢能之人,自己一個耄耋老人所有的苦痛都可以“在所不惜”了,這樣錐心刺骨的文字,哪個讀了會不感動呢?
王修的苦心沒有白費,他的諄諄誡子之言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子孫皆有賢名,也都有所成就。長子王忠官至東萊太守、散騎常侍,有政績;次子王儀,以剛正聞名,官至司馬;孫子王裒,自幼即有志向節操,道德學問名重當時,隻因父親由于一句真話而死于非命,所以朝廷多次征聘他出來做官,他都堅辭不就。王裒家裡貧窮,就親自耕種,他的學生偷偷為他收割麥子,他就把麥子丢掉。舊友饋贈他東西,他一概不予接受。他的學生被吏役抓差,學生請求王裒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給縣令寫封信求求情,但他拒絕了,但王裒絕非無情之人,将學生抛下不管,而是徒步擔着足夠這個學生服役期間用的糧食和生活用品,親自送他到縣衙服役,一千多門徒一路跟随。王裒的謙遜和高潔讓該縣令羞慚不已,下令放該生回家。
王裒的母親去世後,他依例為母親守孝,在母親的墓旁築了一間茅草屋住在其中。他的母親在世時害怕雷聲,因此每逢雷雨交加之時,王裒就繞墓呼曰:“母親不要驚恐,兒子在這裡呢!”雷聲不停,他的呼聲不止。在給學生講課時,每當讀到《詩經·蓼莪》篇,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二句,就不停地反複誦讀,淚如雨下,悲痛難忍。衆多弟子為免先生觸景傷情,就都不再讀《蓼莪》篇。後來,戰亂來臨,王裒不忍抛棄父母的墳墓自尋安全之地,始終堅守墓前,最後不幸被賊所害。王裒的忠孝,被後世奉為楷模。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馬軍),原文有修改,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