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這是西晉劉琨的一句詩。按照純文學的解釋是,經過百煉的鋼可以變得可以纏繞手指的柔軟。這是僅僅是文學的誇張嗎?其實還真的不算誇張。在西晉确實就有了這種百煉鋼。
我國古代的冶鐵技術十分先進,很長時間都是領先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首先會被應用到軍事上。因此最先進的冶煉技術當然要用在打造武器上了。但是,最初的冶煉技術還無法打造出理想的武器。
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我國先民最早冶鐵的方法是塊煉鐵。
由于技術限制,溫度達不到鐵礦石的熔點。隻有經過很長時間的還原反應才能得到海綿狀的固體鐵塊。由于礦石沒有熔化,礦石裡的雜質不能在還原反應中完全排出,所以冶得的鐵塊雜質含量較高,而含碳量很低,是硬度低的軟鐵,再經過鍛打成為可以使用的熟鐵,但是這種鐵還是不适合打造刀劍武器。
鐵礦石
好在我國青銅鑄造技術很早就十分成熟,能夠很好地控制爐溫。所以早在春秋時期就掌握了熔化煉鐵技術,獲得了生鐵。但是生鐵含碳量很高,硬度非常高。這種高硬度的生鐵非常脆,容易折斷或開裂。這和春秋時期的青銅劍特性一樣,所以春秋時期的青銅劍都不會太長。顯然這種鐵也不适合打造刀劍等兵器。
西漢時期,我國又發明了一項新的煉鋼技術-炒鋼,顧名思義,這是由于在冶煉過程中不斷攪拌,類似炒菜一樣而得名。
炒鋼是把生鐵加熱成液态或半液态,加入鐵礦粉,大力攪動(這就是所謂的“炒”),讓粥狀生鐵脫碳,并去除部分雜質最後成鋼。
由于工藝簡單,原料易得,生産效率高,所得鋼材質量優良,所以炒鋼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在炒鋼的基礎上,将鋼材經過反複加熱、折疊鍛打,在鍛打的過程中,雜質進一步被排出,鋼的内部成分更加均勻,結構更加細密,這就形成了質優性強的百煉鋼。
我國古代有許多寶刀、寶劍都是用這種方法制成的,鋒利無比,可以銷金斷玉。
文獻記載,三國時期曹操有“百煉利器”五把;孫權有三把寶刀,其中有一把就名為“百煉”;劉備令蒲元造寶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煉”的标識。這個七十二煉就是實指。
目前出土的刀劍,有很多也是采用百煉鋼的技術制造的:1974年,山東臨沂蒼山出土過一件銘文為“卅涑”(卅,意為三十;涑是“煉”的通假字)的鋼刀。這是經過三十煉的。
三十煉鋼劍
1978年,江蘇徐州出土了一件“五十涑”的鋼劍。
五十煉的鋼劍
羅振玉也曾經收藏過三件“三十涑”的金馬書刀;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也出土過幾件我國制造的漢魏時期的百煉刀劍。
現藏于國家博物館的一件環首錯金鋼刀,就是一件百煉刀劍的精品。
鋼刀長79.8厘米,橢圓形環首,上有錯金工藝的幾何形卷雲紋飾,镡部以上、刀身兩側均飾有錯金流雲紋,間有羽飾,這種紋飾比較罕見。刀脊有錯金銘文54字,字下還飾有錯金火焰紋及勾連雲紋。這種制式的環首長刀,具有典型的漢代風格,據文獻記載、隻有諸侯國君以上地位的高級貴族才能佩戴。整個鋼刀盡管鏽蝕較重,但錯金裝飾内容豐富,瑰麗考究,工藝精湛,保存良好。銘文字數為迄今發現的漢代鐵刀中最多的一件。
内容也極為重要。銘文标識了這件鋼刀的制造年代為“永壽二年”。永壽是東漢桓帝的年号,這一年是公元156年。最重要的是銘文描述了鋼刀的制作工藝為“廿灌百辟”,即經曆了20次灌和上百次辟的工序。
灌和辟分别代表什麼工藝呢?
灌就是灌鋼法。據文獻記載,早在東漢末年我國就發明了灌鋼法,即在冶煉的過程中選用品質優良的鐵礦石,冶煉出上佳的生鐵,然後把液态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煉,使鐵滲碳成為鋼。在高溫下,液态生鐵中的碳及矽、錳等成分與熟鐵中的氧化物夾雜發生劇烈氧化反應,這樣可以去除雜質純化金屬組織,提高鋼鐵質量。北朝魏、齊間的冶金家綦毋懷文總結前人經驗,冶煉出一種“宿鐵刀”,異常鋒利,能夠一下子斬斷鐵甲30劄。
辟是“襞”,在冶金工藝上就是指折疊鍛打鋼材。這件鋼刀就是經過20次灌鋼。同時再經曆上百次的折疊鍛煉,是名副其實的“百煉鋼”。這種百煉鋼的特點就是軟卻異常鋒利。
銘文中還說明了它的制造處-濯龍。濯龍是東漢洛陽城内規模很大的一處宮苑,漢桓帝晚年經常在濯龍宮活動,祭祀老子和佛祖。因此這把刀應該是專門為皇帝制造使用的。銘文裡面還記載了這件刀不同工藝的制造者、主造者和監造官。所以說它的質量應該能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
這件鋼刀價值非凡,創下了幾個之最:它是灌鋼法最早的實物證據,它的銘文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同類刀劍中字數最多的,它的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是最高的。這件工藝奇巧的錯金鋼刀蘊含着豐富的曆史内容和科技含量。知道今天還有很多謎團待我們去解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