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白居易是唐朝很有名的一位大居士,大家都知道曆史上關于白居易的一個耳熟能詳的典故,是他去訪問鳥窠道林禅師,探究佛法大意。當禅師就告訴他四句話:“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時,白居易不以為然的回道: 這連三歲孩子都會說,我想聽的是高深的佛法…禅師當場呵斥:三歲的小孩子說得,八十歲的老翁行不得…禅師說完,白居易才知錯,原來禅師所說的佛法關鍵在于“行”,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态度,真正學佛就是學習用覺悟的态度去過生活。
《自覺二首》是白居易描寫自我覺悟的兩首詩。
白居易為什麼要學佛呢?因為他完全看開了世間的這些恩愛牽纏。這些情執讓他覺得太苦了。白居易在佛法中找到了斷除這些痛苦的方法。這讓他覺得佛法特别好,于是他皈依佛門,自号“香山居士”,之後他發現出家就能斷除這些痛苦的根源。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白居易的《自覺二首》中的一首。
詩裡面說:“朝哭心所愛,暮哭心所親。親愛零落盡,安用身獨存。”意思是:世間愛别離苦太苦了,生離死别。早晨我在哭泣心愛的戀人,晚上又哭我心愛的親人,不停的有親人離世。白居易的看破跟他與親人的離别有很大的關系。關于痛苦他确實也看開了。我們活在這個世間,身邊有很多至親至愛的人沒有辦法去挽留,都一一地離開了我們。所以白居易早上想起來心裡難過哭一哭,晚上想起親人離開他又哭一哭。“親愛零落盡”的意思是:最後身邊的親人全部飄零落盡沒有了。“安用身獨存”的意思是:我活在這世上還有什麼意思?“幾許平生歡,無限骨肉恩。結為腸間痛,聚作鼻頭辛。”“幾許平生歡”的意思是:親人在一起歡聲笑語、相愛團聚的時候很少。一生中我們跟親人隻有一點點相聚而大部分都是别離。雖然我跟他們相聚的時間很短,但是這種骨肉的恩情是很深很深的。然而最後,他們依然相繼一一離世。“結為腸間痛”是指肝腸寸斷的意思,用來比喻太傷心了。“聚作”是描寫,一想起來鼻子就一酸,特别想哭想流淚的感覺。
西行法師
白居易當時的那種心情是:“悲來四支緩,泣盡雙眸昏。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這一年白居易母親離世)白居易因為痛苦悲傷,使他年輕的身體開始出現四肢行動緩慢的狀态。傷心欲絕導緻他的身體也已經不好了。而且因為總哭,他的眼睛也看不清東西了。白居易說我才40歲,心就如一個70歲的老人一樣。這就是講他一生經曆很多很多的痛苦。最後因為佛教、佛法拯救了他,讓他完全改頭換面。他說:“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置心為止水,視身如浮雲”。“我聞浮屠教”就是佛法中有解脫的法門,可以把我的心安置如同止水一樣,不再悲傷,不再難過。可以讓我視自己的身體如同浮雲一樣。他明白了自己這麼難過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身心被束縛沒有看破。佛法可以讓我真正看破和放下。
下面白居易就開始勵志了:“鬥擻垢穢衣,度脫生死輪。胡為戀此苦,不去猶逡巡”。“鬥擻”就是抖落身上髒的衣服,抖抖灰的意思。他說:“我打算重振精神,不能一直這樣在這生死輪回當中流轉,太苦了,我要打起精神把身上的土拍一拍,我一定要度越生死苦輪。”“胡為戀此苦”的意思是:我為何要留戀這種痛苦。“胡為”就是為何的意思。“不去猶逡巡”就是我不去修行、不放下,徘徊世間當中太可憐了。他說:“回念發弘願,願此現在身。但受過去報,不結将來因”。“回念”就是我轉念了,從此以後不會被世間的這種情苦所束縛,我要發這種大願:用我現在的身體去感受過去的報,一一承受,好快點滅盡,将來這苦因我就不再受了。“誓以智慧水,永洗煩惱塵。不将恩愛子,更種憂悲根”白居易在這裡繼續發誓道:我發誓依靠我智慧的水,清洗我煩惱的塵勞。發願将來不要再做這恩愛世間的俗子,不會再去種下悲傷、憂苦的根源。
這首詩到這裡告訴我們的是,白居易在世間感受的這些痛苦,通過佛法全部都已經放下。我們出家選擇這一步就是這樣的。依靠智慧真的看破了,知道世間這些愛别離苦,這些五欲六塵難以割舍,讓人太痛苦,總有一天親人會一個一個離世。這世間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好好去修行。
白居易《自覺》二首
四十未為老,憂傷早衰惡。
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
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
夜寝與朝餐,其間味亦薄。
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與貌,衰盛随憂樂。
畏老老轉迫,憂病病彌縛。
不畏複不憂,是除老病藥。
朝哭心所愛,暮哭心所親。
親愛零落盡,安用身獨存。
幾許平生歡,無限骨肉恩。
結為腸間痛,聚作鼻頭辛。
悲來四支緩,泣盡雙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
置心為止水,視身如浮雲。
鬥擻垢穢衣,度脫生死輪。
胡為戀此苦,不去猶逡巡。
回念發弘願,願此見在身。
但受過去報,不結将來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煩惱塵。
不将恩愛子,更種悲憂根。
圖 | 網絡
文 | 西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