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茨園
居家左近的過街天橋上,新近出現了一個乞者。
記憶中從有了這橋,橋上除了匆匆行人,最不缺的就是乞者。
雖然不知道他們為啥喜歡在橋上攔人行乞,但平心而論,我對他們并沒太多憐憫。當然,我并不缺失善良,也不是因為每天從這橋上走過而麻木了不仁,而是我幾乎天天都要從這橋上走過,知道他們中絕大多數看似可憐,但其實隻是把乞讨看成了“職業”,通過“演技”或道具來騙取别人同情罷了。所以,盡管每天都能碰到他們中的一個或兩個,我從不去留意,他們也從不向我伸手,也不知是不是和我“面熟”了,彼此有了“了解”。
我是主動把目光投向這個新來的乞者的。
衣着打扮、“肢體語言”,他和那些我常見的乞者沒啥差異,他吸引我的,是他的背囊上插着一個随風轉動的紙風車。第一次看到他這樣的“行頭”,我微怔了一下,也并沒多想,隻是有些好笑罷了。但随後的日子,每天看到那個紙風車轉啊轉的,不由得我對他或者說對他背上的風車有了些好奇。于是,在一個閑暇的傍晚,我把一枚硬币放在他伸着的手裡,搭讪:“你那風車挺漂亮的。”
以往,我見他也就是說聲“謝謝”就會把手伸向下一個行人的,但此時,他卻也是微微一怔,笑了笑。
不知是他的笑看上去挺燦爛還是我天生喜歡打探些事情,我又說:“看着蠻有趣,給孩子買的麼?”
“不是、不是。”他連聲說着,又笑,“就是覺得好玩,花兩塊錢買的呢!”
“你買的?”不由我有些不信了。畢竟,看上去他起碼有五十歲的樣子。也許是從沒人這樣和他聊過,他停下步子,伸手把背囊上的紙風車取下來,往我面前遞了遞,略顯不好意思地說:“我小時候就喜歡玩這,現在獨個兒在外面挺沒意思的,就買了個,玩呗!”
“其實你還可以有别的選擇。”說了這句,我自己都有些後悔。一直以為,孬好找點事兒幹,總比向别人乞讨強的。這,也是我一直不怎麼喜歡天橋上的那些乞者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我畢竟不是“說教者”,當着人家面把這話說了,自然有些後悔。不過,他隻是看了我一眼,依舊笑着,反問我:“你以為我想靠乞讨為生啊?”一時間,我無語,但其實我心裡也明白,無論他說出怎樣的理由,我都會将信将疑。
所以,我又把話題扯到了他手裡的那個紙風車上,笑問他:“沒人笑話過你麼?”“怎麼沒有?”他接得挺快,而且,還說了句讓我驚訝的話:“追求快樂是每個人的權利不是?我雖然是要飯的,但并不妨礙我追求我喜歡的快樂啊!”
我笑笑,他笑笑。然後,擦肩而過。不過,随後的這幾日,每天見到他在天橋上,我都會沖他笑一笑,看一眼他背囊上插的紙風車随風轉動的樣子。
是的,人生可以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伴着,但追求快樂權利卻是伴着讓人歡喜的快樂的。
可惜,很多人似乎想不透這一點,隻是一味地累着和苦着。不是麼?#鄭州日記##情感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