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的李女士自從生完孩子之後多了一項煩惱:原本就不大的胸部因為哺乳變得下垂。
2019年4月的一天,李女士在自己訂閱的一個微信公衆号裡,看到一篇關于 “夢軒”老師幫助各類胸小女性豐胸的故事。
故事引人入勝,案例鮮活真實,李女士看得很激動,馬上用掃一掃的方式添加了“夢軒”老師的微信。
讓李女士沒想到的是,這一掃,竟讓自己陷入了一張精心織就的“大網”……
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諱疾忌醫
網上“中醫”來幫忙
驗證通過後,夢軒老師說自己出身中醫世家,任何胸小的女性隻要經過她的調理,都會變得豐滿,起碼提升一到兩個罩杯。
詢問症狀後,夢軒老師表示其胸小是由于營養流失導緻,可以适當調配點營養品,一個療程1000元,吃完就會明顯改善。
李女士當即微信轉賬1000元,幾天後收到了夢軒老師寄來的“豐姿膠囊”。
大約過了一周,夢軒老師讓李女士反饋服用效果,李女士說感覺沒什麼變化。這時,夢軒老師變得嚴肅起來,要求她用手機拍一張胸部照片,說要通過專業設備做一個分析檢測。
沒多久,夢軒老師發來一份類似黑白CT圖一樣的胸部分析報告,說李女士“乳腺導管堵塞,無法吸收營養,如果不及時排毒治療,不但會下垂嚴重,還會導緻乳腺癌。”
李女士聞言吓了一跳,趕緊按照夢軒老師的推薦,購買她親自調制的豐胸産品。
從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李女士花費了34320元,産品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不斷升級,包括木瓜粉、美乳霜、牛油果、葛根粉等,口服加外抹,但胸部始終沒有變化。
無獨有偶,飽受脫發之苦的胡女士也遇到了一個出身中醫世家的專業“老師”。
2020年4月間,她在一款女性常用的APP上浏覽文章時,看到一個号稱專門治療脫發、白發問題的廣告。
加了微信後,一個名叫“夢娜”的老師自稱“百年育發傳承”,說胡女士脫發系“毛囊堵塞毒素無法排出”。
後胡女士花費4000多元購買了“烏絲膏”等中藥包,但效果寥寥,自感受騙的她遂不再聯系對方。
同一時間,青年男子崔先生也遇到了“意外之喜”。崔先生30歲,男性健康問題一直是他的難言之隐,但因不好宣之于口始終諱疾忌醫。
2019年6月一天晚上,崔先生浏覽網頁時,一則“治療陽痿早洩等男科在線問診”的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崔先生迫不及待地打開鍊接,加了一個名叫“鐘妍”的“中醫老師”微信。
鐘妍老師的微信頭像是一個身穿白大褂的女性醫師,自稱祖傳“壯陽秘方”專門治療男性生殖健康疾病,朋友圈幾乎全是好評反饋。
詢問了崔先生的病情和症狀後,診斷他為“陰陽失調身體排毒功能下降,腎精虧虛引發男性疾病”,說必須盡快調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鐘妍老師接着向他推薦了一款據說采用鹿參、牡蛎、枸杞子、魚腥草、黃精、覆盆子、人參等43味名貴中草藥制成獨家秘方,“服用後藥到病除有奇效”。
崔先生購買了一個療程産品,當他準備繼續下單系統治療時,突然發現聯系不上鐘妍老師了。
原來,此時随着警方的收網,“夢軒”“夢娜”“鐘妍”等“老師”已經被抓獲歸案,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危言聳聽
“名貴中藥”花樣多
由于“鐘妍”被抓,崔先生共計被騙2689元,及時止損。相比而言,浙江的錢先生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他花費15000多元網上購買“壯陽藥”,嚴格按照“老師”指導内服外抹,定期發送私密部位照片反饋療效,不想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調理期間,忌喝可樂雪碧等碳酸性飲料,忌吃白蘿蔔、海帶、綠豆……”
“好的老師,我一定嚴格遵守。”
錢先生也是通過廣告加了“鐘妍”老師的微信,購買了“蟲草子實體片”和“鹿精牛鞭膏”。
服用幾天後,錢先生反饋沒有效果,鐘妍随即要求錢先生拍攝隐私部位照片,說要利用“3D浮動檢測分析技術”“JPU高倍投射檢測技術”為他免費進行診斷。
兩天後,一張蓋着印章的彩色CT報告讓錢先生如墜冰谷。隻見上面赫然寫着:海綿體細胞大部分壞死液化,毒素淤積嚴重,漫延病變會導緻器官萎縮,喪失性功能。診斷結果:尿毒症、睾丸萎縮。
在錢先生近乎絕望的時候,鐘妍老師說,隻要按照她的治療方案,及時排毒化淤,就會化險為夷。
錢先生信以為真,趕緊花了7500元購買了老師推薦的“翹挺膏”、“杞草黃精”和足貼。
這樣,在“鐘妍”老師的誘導下,錢先生一步一步購買了大量“壯陽”産品。而像他這樣被害人,全國各地還有數千個,少則被騙兩三千,多則被騙五六萬元。
他們并不知道,這些看起來像正規醫院出具的專業CT報告其實是騙子用PS軟件P的圖。
在騙子們的話術中,這種叫作“下危機”,誇大其詞,危言聳聽,告訴被害人情況嚴重,如果繼續拖延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就會惡化,從而推銷産品。
事實上,讓被害人當作救星的“老師”其實是一群根本沒有任何醫學背景的騙子,看似專業拗口的醫療術語其實是照本宣科的“話術單”,所謂 “43味名貴中藥”制成的“祖傳秘方”價格低廉,均為“三無産品”。
比如,“壯陽”用的 “鹿精牛鞭膏”進價僅為10元一瓶,“翹挺膏”15元一瓶,用來豐胸的“木瓜粉”進價18元一盒,“美乳霜”系購買“木瓜粉”贈品,用來生發的“烏絲膏”20元一瓶……
這些産品大多為進價不超過20元的普通糖果、植物性飲料,沒有經過國家食藥監部門的批準,不具備任何醫療或者保健類作用,“隻是用來實施詐騙的一個工具” 。
而 “夢軒”“夢娜”“鐘妍”背後,是一個打着專業豐胸、壯陽、治脫發旗号、“業務”遍布全國十餘個省市的詐騙團夥。
團夥的頭目,是一個被稱為 “李老闆”的人。2020年6月,無錫新吳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李老闆”等人通過圖片看診,在網上進行保健品詐騙,遂立案偵查,并于2020年7月初将李某林、陽某、劉某等20名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
抽絲剝繭
詐騙團夥現原形
李某林,人稱“李老闆”,1985年生,湖南衡陽人。初中畢業後李某林南下廣東,一直在廣州、東莞等地電子廠打工。
2019年三四月間,看到身邊有人成立公司招攬業務員冒充豐胸老師、醫生,通過給患者虛假診療、推薦購買高價保健品從而發家,李某林眼紅心熱。
盡管明知道是違法犯罪,他抑制不住内心的貪念,開始招兵買馬組建詐騙團夥。
李某林出資成立東莞市美檬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檬公司)、廣州大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智公司),并擔任法定代表人,負責公司總體經營管理。
他在廣東省東莞市萬達中心、騰龍商務中心等地租用辦公場地作為據點,而後,糾集同鄉陽某甲、賀某某等人先後擔任公司經理,負責日常管理,陽某、陳某某、許某某等擔任業務組長,負責組員培訓及管理,雇傭劉某、黃某、張某某等作為業務員,專門從事保健品詐騙犯罪。
美檬公司、大智公司的經營模式為:由李某林聯系廣告公司進行宣傳、推廣,宣稱能幫助女性豐胸,也能夠治療脫發、男性陽痿早洩、前列腺炎症等疾病,誘使客戶添加美檬公司、大智公司業務員的微信,再由業務員冒充老師、醫師等身份與客戶保持聯系,騙取客戶信任,進而使用話術,假意為客戶分析症狀、診斷病症。
在此過程中故意誇大客戶病情,提出進一步治療和排毒方案,誘騙客戶從公司高價購買“豐姿膠囊”“牛油果膠原蛋白粉”“鹿鞭丸”“鹿鞭膏”“細胞激活素”“烏絲膏”“足貼”等“中藥”,從而騙取客戶财物。
公司将業務員分為三個組:豐胸組、壯陽組、生發組,在微信朋友圈“養”号,如豐胸“夢軒”老師、壯陽“鐘妍”老師,生發“夢娜”老師,虛構人設,針對目标人群,對“症”下藥。
歸案後,多名犯罪嫌疑人表示,剛開始詐騙的時候還有些害怕,但工作輕松,底薪加提成月收入輕松過萬,“業績”好的業務員到手更多,激勵機制下,大家互相攀比,“什麼容易賺錢就做什麼,騙得越多提成越高,基本上将目标人群一網打盡。”
經查,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間,該犯罪團夥使用上述手法騙得被害人共計人民币967萬元。
2021年1月8日,李某林、陽某、劉某等二十名被告人均因涉嫌詐騙罪被無錫市新吳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近日,李某林等人詐騙案一審判決生效,二十名被告人分别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至有期徒刑一年不等刑罰,并處罰金五十萬元至一萬元不等。
其中主犯李某林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罰金人民币五十萬元,受到應有的懲處。
亂象叢生
警惕“保健品陷阱”
近年來,随着電信網絡技術的發展,詐騙手段不斷升級,新型詐騙模式層出不窮,以豐胸、壯陽、治脫發為噱頭的“保健品”詐騙案件高發。
此類犯罪中,詐騙分子抓住了被害人諱疾忌醫的心理大肆斂财,絕大多數的被害人在遭遇詐騙後,羞與他人提及,報案者寥寥無幾。基于此,保健品類詐騙屢禁不止,愈演愈烈。
除了已經判決的李某林等二十人詐騙案外,目前新吳區檢察院還有4件 38人相關保健品詐騙案件正在辦理中。
對此,檢察官提醒廣大群衆,尋醫問藥請到正規醫療機構,切忌諱疾忌醫,切勿盲目相信網絡平台或推銷電話中的“指導名師、老中醫、老專家、祖傳秘方”等虛假廣告,警惕保健品詐騙,不要上當受騙。
檢察官在辦理此類案件中發現,網上“求醫問藥”貓膩多,“保健品陷阱”套路深,呈現一些新的動态,亟需引起關注。
第一,廣告公司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新吳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員額檢察官溫瑤介紹說,李某林案的主要詐騙方式是通過廣告公司微信進粉絲,犯罪分子将作案的微信号發給廣告公司,由廣告公司宣傳、推廣、微信吸粉。
根據李某林的供述,“進一個粉要付給廣告公司200-300元。”
第二,網絡公司、APP及自媒體的規範管理問題。
廣告公司通過與一些網絡公司、APP及自媒體開展商務合作,以登載廣告或者軟文的形式将作案的微信号推廣出去,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以女性為主體的APP及頭部微信公衆号。
李某林案中,李女士在她訂閱的一個情感類公衆号上看到的那篇“夢軒”老師幫助胸小女性豐胸的故事,閱讀量超過10萬 ,文章後的評論讓她更加信以為真。
而像她這樣的被害人不在少數。事實上,這隻是一篇極具迷惑性的廣告軟文。
筆者發現,部分網絡自媒體對廣告不加甄别,其龐大的粉絲量和影響力為詐騙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事發後自媒體運營者多一删了之,難以被發現查處,監管存在盲區。
李某林案中用作詐騙工具的“豐姿膠囊”“牛油果膠原蛋白粉”“鹿鞭丸”“鹿鞭膏” “烏絲膏”等所謂保健品,系李某林從網上尋找公司委托代加工、貼牌生産。
這些公司名稱中多帶有生物科技、保健品、藥業公司等字眼,其生産的産品屬于普通食品範疇,既不是藥品,也不是保健品,卻打着“保健品”的旗号源源不斷流向了市場。
保健品詐騙犯罪屢打不絕,治理保健品行業亂象要出重拳。
新吳區檢察院檢察長丁宏偉表示,要一體發揮刑事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合力,用好檢察建議等法律監督武器,探索對違法宣傳、非法直銷和傳銷、生産不符合标準保健品等電信網絡詐騙上下遊關聯人員提起公益訴訟,進一步壓縮詐騙空間,淨化互聯網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