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
馬路兩邊是一棟棟高樓,樓上京東、百度、網易、當當、途牛等知名企業的logo引人矚目。看到這樣的場景,你可能以為自己身處北京中關村或者深圳南山科技園,而實際上,它是蘇北城市宿遷的一道靓麗風景。
日前,一部《宿遷十二小時》的短片,向外界展示了自京東客服中心正式落戶之後,宿遷在過去12年所發生的傳奇逆襲故事。
城市與企業如何實現共融共生、互相成就,宿遷與京東提供了一個值得剖析的樣本。
01
過去十年,宿遷第三産業比重提升12.7個百分點
2009年11月20日,京東客服中心正式落戶宿遷。誰可能都沒有預料到,這将是一家企業和一座城市漫長的“化學反應”的一個開始。
具體來看,京東帶給宿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最直接的,對産業、就業的影響。
2009年,京東客服中心落戶宿遷,當時的員工僅有80人。随後,随着客服中心一期、二期項目的相繼建成,京東客服中心的員工已經發展到上萬名。其中,70%都是宿遷人。
不過,京東更大的貢獻,或在于它所引發的“連鎖反應”——當當、小米、途牛等衆多互聯網企業也跟着京東的腳步,把客服中心搬到了宿遷。
如今宿遷僅客服人員就達2.5萬人。
此外,宿遷的中國宿遷電子商務産業園區彙集了知名電商企業500多家,集聚了超過3.7萬的年輕人、從客服業務拓展到電商平台設計開發、産品銷售運營等業務,成為綜合性全産業鍊園區。
目前,宿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名城”:活躍網店數達6.5萬家,電子商務産業相關從業人數超過55萬人,也就是說,每9個人就有1個人靠電商吃飯。
這個過程中,電商産業成長為宿遷的王牌産業,并且也是宿遷的第一個千億級産業。
國民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宿遷的三次産業比例為17.9:47.2:34.9,而十年後的2020年,三次産業比例為:10.5:41.9:47.6。
可以看出,過去十年,宿遷的第一産業比例降低了7.4個百分點,第二産業降低了5.3個百分點,而第三産業足足提高了12.7個百分點。
衆所周知,第三産業的比重,象征的是一個地方産業結構的“現代化”程度。而三産比例已接近50%的宿遷,無疑在過去十年中,真正實現了産業結構的升級。
人口流向的變化,最能反應宿遷因為電商經濟而發生變化的“含金量”:近三年多來,宿遷共計返鄉就業創業35.28萬人,在外務工人員由最高峰時的110萬人,降到目前的58萬人。宿遷的人才流入比也逐年攀升,2017年、2018年引進人才分别為2.4萬人、2.5萬人。
02
打造新型智能城市建設标杆
二是對整個城市氣質的影響。
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宿遷在經濟強省江蘇都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地區。
但是,得益于電商經濟的發展以及産業結構的優化,如今的宿遷,明顯在撕掉過去的“落後”标簽,變得“洋氣”起來。
比如,如今的宿遷還有一個重要頭銜——智能城市。
這方面有幾個标志性動作。先是2017年,全球首個無人機運營調度中心——京東智慧物流全國運營調度中心在宿遷投用。自此,京東無人機送貨開始在宿遷常态化運營。這比一二線大城市都更領先一步。
随後的2018年,遍布各種黑科技的宿遷京東之家黑金店開業,是當時占地面積最大的京東之家,這一舉讓宿遷人的電腦數碼體驗與北上廣同步。
今年5月發布的《宿遷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明确提出,将宿遷建成特色鮮明的全國中小型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标杆,創新運用智慧感知、物聯網、大數據、5G等新技術,打造透徹感知、全面互聯、高效協同的大數據創新應用“宿遷模式”。
03
将對城市及地區的發展價值輸送到大江南北
當然,受益的不隻是宿遷。
京東作為新型實體企業具有生态普惠性,擔當“數字科技服務商”和“基礎設施運營商”的角色,積極對外輸出數字技術能力,建設運營新型基礎設施普惠共享,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助推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也把它對城市及地區的發展價值輸送到了大江南北。
比如,從2011年京東在拉薩開設西藏第一個配送站開始,十年來京東在西藏持續進行零售、物流等基礎設施投入,以全面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鍊能力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如普通民衆感受最直接的一點是,目前西藏地區的網購時效已從過去的十天半個月提升到最快拉薩“當日達”。
2020年,京東還承接了西藏47個縣的電子商務示範項目,今年還要在西藏落地100家便利店,支持西藏商貿流通實體加快線上融合。現在,藏區百姓可以用同樣的價格買到和全國任何地方完全一樣的商品。
2021年7月,京東還與西藏自治區商務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圍繞鄉村振興、電商進農村與縣域商業建設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
再比如,在千年瓷都景德鎮,優質陶瓷産品入駐京東後,可通過直營、pop、拍賣等豐富的業務形态精準鎖定消費群體,徹底突破了“酒好還怕巷子深”的困境。
同時,京東零售雲還提供技術賦能支持,為景德鎮打造統一的流通平台,通過延鍊、補鍊、強鍊,沉澱數據資産,更好服務于精細化運營和産業鍊效能提升,讓數據更好地推動景德鎮陶瓷産業數智化升級。
類似的,京東生态對某個地區、某個産業的改變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
就以助力鄉村振興為例,京東助力江蘇宿遷霸王蟹成交額同比增長600倍,貴州修文猕猴桃銷量同比增長10倍,福建古田食用菌成交額同比增長320%……今年京東雙11期間,原産地高品質農産品熱銷,實現超過300億産值,帶動500多萬農戶增收。
産業發展了,農民增收了,地方發展到勁頭自然更足了。
04
以企業吸引企業,以産業提升産業
京東與宿遷及其他地區之間的“化學反應”,至少帶來兩個方面的啟示。
一方面,地方發展必須要敢于抓住風口。
仍以宿遷為例。2009年,電商經濟的受重視程度、影響程度還遠不如今天,京東在宿遷果斷布局客服中心,宿遷也積極接納,在當時都需要一定的勇氣。
但是,也正是這份前瞻性,才讓宿遷更早抓住産業升級的紅利,成為中國電商經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獲得“逆天改命”的機會,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可以比肩一二線城市。
畢竟,等到一個産業發展成熟了,再來布局,其實就已經落後一步了。
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如這兩年,很多人把敢于提前布局芯片、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合肥稱為“賭城”,其背後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一方面,企業對城市和地區的價值,絕對不能隻看某個項目帶來多少就業、稅收等最基本的利益,而更要看它到底能不能為城市和地區的産業升級注入“活水”,能不能帶來生态性的改變。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當時京東客服中心落戶宿遷,其短期的價值其實并不算很突出。但是,京東這樣的頭部企業,具有極強的引領作用,它的落戶本身就是對城市投下的信任票,是一座城市營商環境的一部分。
可以說,沒有京東,其他互聯網企業“入宿”的概率将變得很低。
這其實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那就是,城市和地區的招商引資、産業升級,必定是以企業吸引企業,以産業提升産業。這背後就是資源聚集效應在起作用。
這一規律,其實在中外都是成立的。比如,矽谷之于舊金山、聯邦快遞之于孟菲斯、富士康之于鄭州等等,它們都是因為某一種産業形态,或是某一個企業,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産業生态的變化,最終實現企業與産業、城市的“互相成就”。
相信,在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在推進共同富裕的大時代,京東與宿遷這樣的傳奇故事,還将在更多地方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