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奶奶今年65歲,一直經受着某種難言的尴尬——生養過多個孩子,又長年幹農活,從50歲開始就感覺腹部下墜、腰酸,咳嗽幾聲就會有尿漏出來。
“上了年紀就會這樣吧。”抱着這一想法,劉奶奶一直沒去醫院看醫生。
上個月,劉奶奶上廁所時,由于便秘,在用力後感覺下面有一團肉掉出來了,由于年紀大,她覺得難以啟齒,不好意思去醫院。直到被大女兒發現異常,才被拉着去醫院檢查。
最終,她被醫生診斷為“子宮脫垂”,而掉下來的那團“肉”正是子宮。
一、子宮脫垂,你了解多少?
子宮脫垂是盆底器官脫垂的一種,盆底肌就像一張吊床,将我們的髒器承載起來,保持正常的位置。當盆底肌受到創傷後,支撐能力下降,那麼原本被承載的膀胱、子宮和直腸就會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脫出。
子宮脫垂好發于中老年女性人群,發病率為10%左右。但數據顯示,真正能夠及時就醫的患者不到兩成。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子宮脫垂呢?絕大部分的子宮脫垂都有一個或多個明确的病因:
①妊娠、分娩
準媽媽和生完孩子的寶媽,由于孕期腹腔壓力增加,激素水平變化,都會加重盆底組織的負擔。同時,分娩過程中過度牽拉,會導緻盆底肌肉、韌帶等失去彈性,影響支撐功能
②年齡
子宮脫垂與女性年齡相關,女性衰老後,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緻盆底組織支撐結構萎縮,進而出現盆底組織松弛、髒器垂脫。
③盆腹腔壓力
慢性、持續性、長期的盆腹腔壓力增加,也會引起盆腔垂脫,如長期咳嗽史、身體過于肥胖、長期便秘等。
二、自查盆底肌損傷,不妨試試3個方法盆底肌損傷會給女性帶來很多困擾,尤其是憋不住尿,在公共場合讓人尴尬。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劉小華教授提醒,若不及時治療盆底肌損傷,随着年齡的增長,還會加重問題本身。
劉小華教授指出,盆底肌損傷的臨床表現有尿失禁、陰道松弛、子宮脫垂等。除了臨床症狀,盆底肌損傷給女性帶來諸多危害,例如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壓力性尿失禁、反複陰道炎、尿路感染等。
想要自查盆底肌損傷,可以簡單通過2個方法來判斷:
1、觀察小便,當呈一條線時,看能不能憋住尿流線,如果可以憋住,說明盆底肌收縮能力較好。
2、将手指伸到内部,收縮盆底肌,如果手指有緊縮感,說明盆底肌收縮能力較好。
當然,當出現憋不住尿、大便失禁、漏尿等情況,最可靠的方法還是去醫院進行盆底肌檢查,進行排查。
三、一不小心,得了“子宮脫垂”怎麼辦?如果在自查或檢查時發現有子宮脫垂的迹象,還“有得救”嗎?其實,子宮脫垂是有分級标準的,不同級别,對應的方法也不同。
1、POP-Q分級标準
POP-Q分期是利用各解剖點來确定脫垂的分期。以處女膜緣為0(參照點);以陰道前壁、後壁和頂部的6個點為指示點(前壁兩點 Aa、Ba,後壁兩點 Ap、Bp,頂部兩點 C、D)
2、輕度患者進行盆底康複
參考上表,對于輕度的垂脫患者,首選治療方案是盆底康複,主要包括電刺激、生物反饋、磁刺激、Kegel運動、陰道啞鈴和行為指導鍛煉等。
3、無法盆底康複的治療方法
對于有症狀的子宮脫垂患者,例如能看到或感覺到組織器官脫出,但可回納者,以及分泌物增多、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異常陰道出血者,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了。
醫生可根據患者情況和要求,選擇保留子宮的手術。
另外,若是沒有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女性,身體條件不佳,也可選擇保留子宮的陰道封閉術。
四、子宮脫垂,預防重于治療
子宮垂脫的治療周期漫長,該病更重于預防。想要保持盆底肌的支撐力,以下幾點要注意:
- 重視産後康複
加強孕期、産褥期保健,定期做産前檢查;孕期注意勞動保護,尤其懷孕晚期,避免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多休息;産後要适當進行盆底肌鍛煉,促進康複。
- 中老年重視鍛煉
從中年開始做盆底肌鍛煉,控制體重,盡量減少提重物和增加腹壓的鍛煉項目。
- 診斷後遠離誘因
提重物、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都會增加腹壓,引起盆腔垂脫,建議肥胖者适當減肥,改善排便習慣;有尿失禁症狀者可以進行行為調節、盆底肌訓練和藥物治療。
小九建議,有盆底垂脫風險的女性,不妨及早對盆腔肌進行鍛煉,避免未來的困擾。
參考資料:
[1] 「我才23歲,子宮卻已開始『脫垂』,怎麼會這樣?!」.第十一診室.2021-05-11
[2] 漏尿、陰道松弛、子宮脫垂……這些"難言之隐"可以治好嗎?.醫學界婦産科頻道 .2020-11-16
[3]老年子宮脫垂問題,别再忽視了,健康報醫生頻道,2021-09-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