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ucius 這個詞最初并不是英文,而是拉丁文。
16 世紀,來自歐洲的天主教耶稣會傳教士帶着向這個東方大國傳播天主教的使命踏上明代中國的土地上時,他們很快發現,當時的中國人,至少是那些處在社會上層的、受過教育的、甚至擔任官職的中國人,都信奉一位距離當時已經有兩千多年的“哲學家”的教誨,并試圖把他的教誨應用到從治國安邦到生活瑣事等一系列事務中去。
這位西方傳教士口中的「博學的偉大哲學家」就是孔子。
歐洲人撰寫的孔子傳記以及孔子畫像插圖
面對孔子以及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以來自意大利的利瑪窦神父為代表的歐洲耶稣會來華傳教士抱着一種尊重甚至熱忱的心态去接觸并學習。同樣也是在利瑪窦的帶頭下,來自歐洲的天主教傳教士們,開始學習當時中國普遍通用的「官話」,以及在他們眼中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的複雜的漢字。
身穿中國儒士服裝的利瑪窦
與此同時,西方傳教士也開始向歐洲介紹中國,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介紹孔子和當時中國人普遍相信的儒家思想。傳教士們将古代儒家經典翻譯成歐洲語言,向歐洲傳播。在這種介紹和翻譯的過程中,就不免要翻譯儒家創始人「至聖先師」孔子的名字。
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一直以來都是繼承自羅馬帝國的拉丁語,随着時間的推移,古羅馬時代使用的古典拉丁語在中世紀天主教會那裡演變成了「教會拉丁語」,并一直使用到今天。而拉丁語在當時的歐洲,特别是在歐洲學術界,也是溝通各個不同國家與文化的通用語言。
作為天主教聖職人員的利瑪窦等耶稣會傳教士,在翻譯中國經典和中國人名、地名并向他們的歐洲同胞進行介紹的時候,使用的自然也就是「教會拉丁語」。
使用拉丁文撰寫的天主教悼詞《聖母經》
利瑪窦選取了孔子比較流行的一個稱呼「孔夫子」,将這個名字用音譯的方式翻譯成拉丁語。明朝時期的漢語官話的發音與今天普通話發音的區别并不大,而「孔夫子」三字在明朝官話中的發音也基本上和今天的 kǒngfūzǐ 一樣。
利瑪窦使用發音接近漢語拼音 kong 的 con 來對應「孔」字,使用 fu 對應「夫」字。至于「子」這個字,則相對較難。因為拉丁語中缺乏與漢語 zi、ci、si 這樣的發音對應的音。利瑪窦于是使用了 ci 這個組合。在教會拉丁語中,字母 c 在後面加上字母 i 或 e 時,會讀作類似英語 china 中的 ch 或英語 cats 中的 ts 的發音。因此 ci(發音類似普通話的 qi 或者用「台灣腔」讀出的「濟」或「脊」)便用來對譯「子」字。
利瑪窦與他的同僚法國耶稣會士金尼閣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的拼音體系,并将這套拼音記載于《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資》中。上圖即為《西儒耳目資》内頁中「孔夫子」三字對應的發音的拼寫法。
同時,在拉丁語中,一個名詞有「陰性」「陽性」和「中性」之分。一般「陽性」名詞,特别是人名,都會以 -us 結尾。作為男性的孔夫子,他的拉丁文名字也自然就帶上了一個 -us 後綴。
于是 Confucius 這個孔夫子的拉丁文名字就這樣誕生了。
在所有的歐洲語言中,孔子的名字都來自于拉丁文的 Confucius,隻是在某些語言中的拼寫形式保持不變,如英語、法語中依舊寫作 Confucius。
而在另一些語言中,這根據這些語言詞彙的拼寫和發音規律做出了一些變化,如德語中的 Konfuzius,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中的 Confucio,瑞典語中的 Konfucius,波蘭語中的 Konfucjusz,以及俄語中的 Конфyций(Konfucij)。
實際上,明清時期的歐洲耶稣會傳教士不但拉丁化了孔子的名字,還将其他一些中國曆史上比較重要的人物的名字也一并按照上面的那個套路拉丁化了,比如孟子的拉丁化名字Mencius,曾在譯回中文時被錯誤音譯為「門修斯」。還有明朝天啟皇帝的拉丁文名字 Thienkius,崇祯皇帝 Zungchinius,以及清朝順治皇帝的 Sungteius。
來源: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