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崔雪芹
眼齒鳥生境複原圖 繪圖:韓志信
2020年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聯合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宣布在緬甸白垩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
“這一新發現或表明我們發現了中生代已知最小的恐龍,其大小比蜂鳥還小,頭骨約14毫米。目前,我們将其視為鳥類或恐龍,這是基于頭骨特征的最有可能的結論。”論文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此次研究的标本是一個包裹在琥珀中的完整動物頭骨。
這塊琥珀化石産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地質學家經同位素測定地質年齡後認為,其形成于約一億年前(約9900萬年),屬于白垩紀中期(白垩紀晚期的最早期)。
眼齒鳥琥珀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黎剛團隊無損地獲得了隐藏在琥珀内部的頭骨的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3D結構。
眼齒鳥頭部CT重建圖
“這是我有幸研究過的、最奇怪的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外籍研究員鄒晶梅表示。
在脊椎動物中,隻有鳥類同時擁有尖銳的喙部和巨大的眼眶,所以學者将該動物歸屬到鳥類。
眼齒鳥頭部複原圖 繪圖:韓志信
鑒于該标本形态特征與其他所有鳥類都不同,學者們建立了新屬新種,寬娅眼齒鳥,向最初發現并征集此标本的緬甸琥珀收藏家寬娅女士緻敬。
據了解,最小的現生鳥類是蜂鳥,最小的蜂鳥是吸蜜蜂鳥,重約1.95克,長5.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
從頭骨尺寸來看,眼齒鳥比蜂鳥還要短一些,是迄今發現過的最小的古鳥類,同時也是史上最小的恐龍。
論文信息:
DOI:10.1038/s41586-020-2068-4
Nature丨史上最小恐龍”現身 :比蜂鳥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