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0 月己亥年甲戊月的月相。
人類的曆法都來自天文觀測,反應某個天體的運行周期——除了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月亮的盈虧變化是最明顯的循環,所以純粹的陰曆就隻考慮這兩個周期,比如伊斯蘭曆。
但這樣的曆法不能指導農業生産,因為月球的公轉周期是 29.53 天,12 個朔望月隻有 354.26 天,比地球的公轉周期少 11 天,如果今年的 1 月份在春天,10 年後的 1 月份就在夏天,完全不能反應季節變化。若将 1 年定為 13 個朔望月,則一年要長達 383.90 天。
所以符合農業生産季節周期的「農曆」不僅要有月份,還必須結合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補足陰曆缺少的 11 天。
中國人的曆法首先根據月亮的盈虧變化确定朔望,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但為了保證初一是朔日,大小月的次序并不固定,有可能連着幾個月都是大月。
中國人又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定出 24 節氣。為了讓每個節氣出現在固定的月份,再适時地增加一個「閏月」,即置閏,當月稱作「閏某月」。西漢初曾将閏月固定的放在九月之後,稱為「後九月」,不久又定為放在年尾。漢朝以後置閏的規則完全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廿四節氣中「節氣」、「中氣」間隔分布,一年中有不含“中氣”的朔望月即為當年的閏月。
曆史上曾經采用過三年一閏、五年二閏、十九年七閏。
一直以來,「農曆」曆法的編撰發布都由國家政權壟斷,中國曆史上曾頒布多個版本的曆法,比如西漢《太初曆》、唐代《大衍曆》、元代《授時曆》、清代《時憲曆》。其中,《時憲曆》是明末徐光啟引用西方天文計算方法制定的曆書,經過湯若望删改由清廷頒布施行,是傳統農曆中最為精确的版本。
目前中國的「農曆」失去了國家法定曆法的地位,但它仍由國家機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根據天文觀測制定發布,不再用紙上計算的方法,也有人據此稱它為「紫金曆」。
圖為 2019 年 10 月己亥年甲戊月的月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