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是“七十二候之初,三百六旬之始”。春節是一年以來最隆重的節慶。幾千年來,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由于民族不同、地區不同,春節習俗形成了同中有異的地方特色。上海也是這樣。
上海“送竈”多用糖和糯米團子
臘月二十四是江浙滬一帶的祭竈日。從這天開始,以“送竈”拉開上海人準備春節和慶祝活動的序幕。
民間相傳竈神是“維護家宅火燭、兼負監察之責”的神祇。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晚是竈神上天庭述職的時刻。上海對送竈極為重視,送竈食物講究“又甜又粘”。上海的傳統食物是粽子糖、麥芽糖和糯米團子,又甜又粘的“糖衣炮彈”,還有取自滬語諧音的食物地栗(又稱荸荠、馬蹄)、茨菰(又作慈姑)、柿餅、菱角。地栗的“地”在滬語中與“甜”同音,茨菰與“是個”同音,菱角諧音“靈格”。寄托了竈神上天後多說好話的希望。在上海,像餃子饅頭在臘月裡通常并不出現。
在上海崇明等地,送竈夜除了吃廿四糖、卷銀包和赤豆飯,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傳統年俗活動——厾米囤。厾,意為用手指或棍棒等輕擊輕點。在自家場院裡,用盛着石灰的布袋或籃子在地上點擊一個一個白印,就叫做“厾米囤”,又稱“打米囤”。直到地面上白花花的,以祈盼來年豐收。
祭竈時,全家要行拜叩禮,再将原來貼着的竈馬揭下,連同錫箔、紙轎等放在門外燒掉,作為竈神上天的乘具和路資;還要燒些柴豆,充作竈馬的食料。明清時上海一些地區還承古代傩戲之風,有跳竈王之俗。
除夕前大掃除,“越撣越發”
在上海,從臘月二十五起至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用長柄掃帚撣掉屋頂四角及牆上灰塵、蛛網,稱“撣檐塵”(一說叫“撣閑塵”)。由于“塵”與“陳”諧音,所以也叫“撣陳”。老話說“越撣越發”,寓意撣除晦氣。
俗話說:“有錢沒錢,剃頭過年”,這一階段,人們都要剪指甲、理發、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幹幹淨淨,辭舊迎新。當時,理發店門口排長隊是常見的景象,女人也要修飾頭型,為了省錢,有人先在家用卷發棒夾好頭發,再去理發店讓機器定型。
二十五日夜,全家共食臘塌粥,未到家的人也要放上一碗,故又稱“口數粥”。此粥寄寓驅疫祈福之意。
年夜飯菜名讨口彩圖個吉利
除夕之夜的一頓年夜飯,最為上海人最為看重的。吃年夜飯也有許多講究,就連菜名都要讨口彩圖個吉利,比如,菠菜叫“長庚菜”;青菜叫“安樂菜”;黃豆牙叫“如意菜”;百葉包肉叫“如意卷”;蛋餃叫“金元寶”。每個菜都不能吃完,謂之“吃剩有餘”“年年有餘”。
除夕夜的節目還有封井、封刀剪,直到初四才啟用,稱“完太平”。事先要貯水,淘好初一用的米,有的地方要淘好新年三天的米,稱“來年米”。家中所有房間要點燭,後來則開電燈,稱“照虛耗”。市郊農村普遍吃炒豌豆,并相互彈豆,邊彈邊吃,口中說“投湊”。方泰一帶吃炒瓜子,稱“炒賊眼”,寓意新的一年中免遭賊竊。
除夕晚上,家長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所以每逢過節,要準備好壓歲錢。以前用的銅錢,中有方孔,用紅繩将錢币貫穿起來,放置在床腳,驅避邪惡。
拜年口誦吉利話
大年初一吃罷早點,就要開始互相拜年了。上海人一般不給長輩磕頭,有的家庭會讓很小的孩子給祖父母磕頭,成年人一般是打躬作揖,同時口誦吉利話。磕頭一般出現在拜祖過程中,一家的兄弟姐妹都要到“老大”家,面對祖先像上香磕頭。
如果來不及一一當面拜年,講究效率的上海人會在初一這天雇人到親朋好友的家中送名片,以此代替本人拜年,這稱為“投刺”(清末人們稱名片為“名帖”或“名刺”)。
初五接财神,是新年裡的一個重頭戲。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财神。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财神”。
元宵,是傳統過年的壓軸大戲,俗話說“鬧元宵”,就熱鬧在“燈”上。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賞燈、猜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光緒間南翔人陳崧《槎溪棹歌》為證:仲春重慶作元宵,滿眼花光月助嬌。蜒蜿龍燈工剪彩,六街如晝沸笙箫。
編輯:陳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