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編寫村志的機構
編寫村志的機構
更新时间:2024-10-21 07:06:17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實習生 蔔鑫 文圖

本報訊 日前,一本名為《石罷村志》的村志書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本看似普通村志的出版發行,卻讓洛陽市伊濱區的8位老人激動不已,這本書正是由他們義務編寫13年而成的村志。10月2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該書主編徐建恒的兒子家裡,見到了依然精神矍铄的徐建恒老人。

一次偶然,8位老人開啟修志之旅

“我原來是民辦教師,退休之後在家也沒有什麼事情,就閑不住想找點事情做做。”村志的主編徐建恒告訴記者,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看到了一篇關于“亂世修寨,盛世修史”的文章。看過之後深有感觸的徐建恒也有了想編寫一部史書的想法,他立即找到自己的老朋友姬鳳圏将這一想法告訴了他。姬鳳圏對徐建恒的提議非常支持,兩位老友一商量,不如就從自己的生活的石罷村着手,編著一本記錄石罷村多年變化的《石罷村志》。

編寫村志的機構(石罷社區8位老人義務完成村志編寫)1

(徐建恒向記者展示2015年版本的村志)

曾經的楊柳溝,如今的石罷村

“編村志,讓我了解到了很多曾經發生在家鄉的故事。”徐建恒說,由于伊河從石罷村穿過,所以石罷人的生活也與伊河息息相關。曾經伊河兩岸楊柳依依風景獨好,所以當時的石罷村就叫做楊柳溝。但随着伊河河床的擡高,兩岸河沙改道,楊柳溝也被沙河泥土淤積而成為平地。雖然楊柳溝消失了,但是伊河卻自此起變得河道寬敞、水流減緩,河水所帶的沙石也沉落在村子的上遊,故得名“石罷”。

徐建恒告訴記者,為了确定石罷村存在的時間,編委曾考察過村内的興國寺。在寺廟内的一處前秦造像碑發現,興國寺已經存在了1600多年,“照常理說,都是先有村(即楊柳溝村)後有寺廟,所以由此推算石罷村存在也應該超過1600年。”

在《石罷村志》中不僅追溯了石罷村的由來,還從姓氏、農業、興修水利、工業、教育、文化、衛生、金融、商業、生活、禮儀、傳統節日等方面介紹了石罷村的發展曆程。其中也包括了曾經對石罷村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個人事迹,以及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關于石罷村的傳說。

經過8位老人多年來的堅持和努力,2015年5月《石罷村志》定稿。今年9月,93萬字的《石罷村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現在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79歲,最小的也有70歲。徐建恒說,曾經幾位老朋友都擔心能不能完成村志的編寫工作,“如今,我們都親眼見證了村志正式出版,也沒有什麼遺憾了,希望後來人能繼續書寫,把我們的曆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