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為了能上車擠掉鞋子的上海地鐵,也是常年虧錢的。
據統計,全國40多個開通地鐵的城市裡,僅有7座城市實現了盈利,分别是深圳、沈陽、南昌、濟南、廈門、武漢和蘭州。
“堵城”北京去年虧損了73億,西部大城市成都也不甘落後,拉下北京以76億上榜地鐵虧損城市第一名。
此外還有杭州、南京等強省會城市的地鐵,也是處于年年靠政府補貼的狀态活下去。
奇怪的是,大城市還在虧錢,小城市卻躍躍欲試,争先恐後申報修地鐵。
這下國家可坐不住了,種花家的錢也不是說來就來的。
2018年,發改委向各地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
把申報建設地鐵城市的GDP以及地方政府預算等要求,提高到了2003年時規定的3倍。
意思就是,想要修地鐵,先看看自己配不配。
你永遠不知道小城市對于修地鐵有多大的熱情。
因為經濟實力不夠,自覺不夠格建地鐵,那就想方設法地修個雲軌、輕軌。
隻要能批複,叫什麼名字都行。
2016年,四川全省21個市(州),有17個都啟動了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相關事宜,其中廣元市到如今GDP也沒有過千億。
在安徽,除了今年剛上線的蕪湖軌道交通1号線,有12個地市完成了地鐵軌道交通線路網的規劃,并且有部分城市還在編制近期建設項目。
不誇張地說,你随便上網搜一個城市 地鐵的關鍵詞,都能看到它的規劃圖。
為什麼連這些小城市都上趕着修地鐵?
是因為城市交通擁堵,不得不修建地鐵?
不,因為地鐵太有面了。
這年頭不修個地鐵,不好意思稱自己為大城市。
可那些因為老年人買菜造成的公交車早高峰,根本不是真的交通擁堵。
拿安徽蕪湖舉例,本月初,蕪湖輕軌1号線正式發車,蕪湖一躍成為了省内第二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
開通運營第一天,全市8.3萬人次參與乘坐,蕪湖人的朋友圈都被軌道交通刷爆了。
好事肯定是好事,但是仔細想一想,這個常住人口365萬,人口仍處于外流狀态的城市。
修建軌道交通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不過,蕪湖,這下真的起飛了,捍衛了安徽二哥應有的地位。
除了能提升城市影響力,有些城市忙着遞交審批的原因是想要先斬後奏。
前幾年,廣安、衡陽、濟甯、蚌埠、安陽、淮安等地都跟比亞迪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為的是鑽軌道交通政策的空子,以觀光旅遊線為借口建設比亞迪雲軌。
當各城市熱火朝天修雲軌的時候,發改委卻緊急叫停了這些項目。
主要原因是雲軌被确定屬于城市軌道交通,而這些城市無法滿足修建軌道城市條件标準,審批無法通過。
本以為能換個形式先上馬,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投資幾十個億,全成爛尾工程了。
虧得幾十個億,飽了誰,瘦了誰?
這下,地鐵夢可能要破滅了。
就目前而言,小城市修地鐵,是一筆非常不劃算的賬。
所有的地鐵都是負債建設,小城市根本沒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點,如果沒有償債能力還一味修建地鐵,隻會加重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
更别提那些人均收入低于全國平均的城市了。
另外,房地産從業者最愛說的一句話: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很多人以為修建地鐵會提高城市房價,實際上這隻是短期的假象。
南京至馬鞍山市郊軌道交通項目一經公示,馬鞍山沿線的房産人都沸騰了。
口号喊得震天響:地鐵旁新房,一站通南京,即将全面漲價。
回過頭想一想,南京地鐵都修到家門口了,這不是催着大家向大城市進發嗎?
于是,因為回家方便,大量的人才向外地流失。
城市都空了,沒有人的地方,房價能漲多高?
人家都去南京買房了!
再從實際需求來看,小城市修地鐵純屬是浪費資源。
公交車這一輛滿載,下一輛5分鐘之内就能到,出租車市内出行幾乎都是起步價。
繁華路段堵的那一會,騎個共享單車也能抵達目的地。
對于上班族來說,因為城市整體産業基礎較弱,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通勤需求。
絕對不會出現從浦東到浦西的通勤體驗。
商圈也就那一小塊,散散步可能就把市中心逛完了,根本無需依靠地鐵周轉。
這種情況下,盲目斥資修建地鐵真的完全沒必要。
根據發改委對地鐵建設的要求:
嚴禁以新建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GDP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截至2021年3月,不符合地鐵審批要求的城市有13個。
其中,烏魯木齊市的GDP不符合條件;
政府債務率不符合條件的為南甯、呼和浩特、包頭、昆明、西安、蘭州、沈陽、哈爾濱、貴陽9個城市;
市區常住人口不滿300萬人以上的為包頭、蘭州、洛陽、呼和浩特、南通、福州6個城市。
大多數位于中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
盲目修建地鐵,反映了一些地方的不切實際和好大喜功。
根本沒有做到實事求是。
留下的财政虧空,也是前人砍樹,後人暴曬。
所謂的提振經濟,也隻是在短期内利好承包商、制造商。
長遠來看,勢必會讓原本就空心化的城市,更加空心化。
城市,以人為本。沒有人,啥也不是。
表面交通方便,實際是一筆虧本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