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語言中第一人稱代詞數量很多。除了一些君主專用的稱謂(如孤、寡、不榖、餘一人等)外,泛用的據《爾雅·釋诂》有以下十種:“卬(áng)、吾、台(yí )、予、朕、身、甫、餘、言,我也。”其中我、餘、予、吾使用廣泛,為人們所熟知。這些代詞,後來隻有“我”(在口語中)保留下來,“吾”等其它則全部被淘汰。這些第一人稱代詞在漫長的曆史中,經過複雜的演變過程,古人在使用時也有所區别。例如,“朕”作為封建帝王專用的自稱,是秦統一後的事。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演化過程吧!
“我”本義是手持大戉,呐喊示威
圖(A)是甲骨文裡的“我”字,像把有柄有鈎的古代武器——戉(钺,大斧),斧口有一排鋒利的鋸齒。這是奴隸社會裡一種用來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的兇器,叫作wǒ,古代也有人把這種鋸斧叫作“锜”。造字本義:動詞,手持大戉,呐喊示威。
這個象形字,在周代早期的金文(圖B)裡,還保留了這長柄鋸斧的形象,隻是斧柄下面多了個腳鈎,鋸齒也簡省到隻餘三齒了。可是,到了晚周的金文(圖C),“我”字的構形便開始訛變了:斧柄的頂鈎變為丫叉形,斧柄的腳鈎變為斧輛中部的斜撇,而鋼齒也隻餘兩齒,斧柄也更往右彎了。
發展到秦代小篆(圖D)時,訛變更大:斧身和鋸齒竟變成了圖(D1)的形式,斧柄和上下鈎竟變成了圖(D2)的形式,已完全看不出“我”是鋸斧的原貌了。
後來,這個象形字便在小篆的基礎上發展為圖(E)的漢隸,從先秦文字的線條化變為筆畫化,以點、橫、撇、捺、挑、鈎等基本筆畫代替了圓勻連轉的線條。至于圖(F)的楷書,則是從漢隸的形體發展過來的。
“我”這種奴隸社會殺人的兇器,到了戰國時代,被後起的更優良的兇器淘汰;于是“我”字在漢唐以後便被普遍借用來作為第一人稱使用,還是讀作wǒ,字音至今不變。(先秦乃至漢唐以前,第一人稱,是用“吾”“予”“餘”等字表示的。)但詞性卻已由名詞變作人稱代詞,而“我”是殺人兇器的原義便早已不為人所知了。
《說文解字》:我,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意思是:我,當事人對自己的稱謂。有的說,“我”是頃頓。
“吾”表示天地間居中的人
吾,形聲字。從口,從五,五亦聲。“五”在九個個位數中位置居中。“五”與“口”聯合起來表示“位置居中的”、“中立的”、“介于兩者之間的”。口代表人,人是天地間居中的,所以吾表示天地間居中的人。
《說文解字》:吾,我,自稱也。從口,五聲。
在上古時代,“吾”和“我”在語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動詞後作賓語。
“餘”本義為單柱、無壁的尖頂茅屋
餘字的演化
餘,甲骨文(尖圓屋頂)+(才,房柱和橫梁),表示單柱尖頂的簡易建築。造字本義:名詞,單柱、無壁的尖頂茅屋,一種最簡易的建築,用于存放一般農資、雜物。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房柱兩側加支撐物。表示多出的、閑置的,餘假借為第一人稱後,又造出餘,表示此意,意為食物過剩,有所閑置。
餘字多種篆文寫法
早期為君王專用,商末至春秋戰國後期君王常以“餘”自稱,與後世“寡人”“孤”“朕”并為中國古代君王常用自稱,秦統六國後始皇帝以“朕”自稱後取代“餘”自稱,後世部分貴族大夫也流行以“餘”自稱,部分史書中仍以“餘”為君王自稱。
“予”本義為不斷地給出絲線
予,甲骨文(梭子頭部)+(連着絲線“乙”的梭子),表示上下兩個織布梭子相交接的樣子。造字本義:動詞,帶着緯線的梭子在經線中來回穿行,不斷地給出絲線。
還有專家認為,予為會意字,最早見于戰國文字中(戰國古陶裡)。在字形上,戰國文字中的“予”字(圖A)字形構造和含義不明,秦代小篆中的“予”字(圖B)則是由兩個三角相互交疊和下面一筆組成,整個字像伸出的肘腕,像兩個人互相給與什麼東西,表示“予”字和“與”字同義,都是“給與(使别人得到)”的意思。之後,漢代隸書中的“予”字(圖C),兩個三角形已開始訛變,由此發展成為楷書中的“予”字(圖D)。
《說文解字》: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意思是:予,将東西推托給人。字形像用手托付他人的樣子。
後引申為第一人稱。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 周敦頤《愛蓮說》
“朕”本義為舟中火種
朕,從 舟 從 灷 (zhuàn)。本義為舟中火種。 引申為征兆、所自,再引申為我。也有人說朕的甲骨文是一條船和雙手舉着火把,表示修船人,意指修船的人就是我。
《爾雅·釋诂》:“朕,身也。”在先秦時代(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朕”就是個第一人稱代詞,像“我”一樣的稱呼,因為不管高低貴賤,人人皆可自稱“朕”。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
《史記·李斯列傳》: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衆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号曰‘朕’。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建議“朕”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嚴格來說,除非僭越或者中國處于分裂時期,否則東亞漢文化圈隻有一個皇帝——中國天子,隻有一人能自稱“朕”。不過朕是比較書面化的自稱,往往僅出現在诏書等官方文書上。在日常生活中皇帝常稱"我"、“吾”、“孤”等。
《說文解字》:朕,我也。阙。意思是:朕,我,自稱。暫缺對該字形義關系的解析。
當然,在第一人稱代詞中,還有不少其它的稱呼,如表示自謙的詞有:“鄙人、寡人、在下、不谷、哀家、臣、妾、孤、奴、仆、愚、某、老朽”等等;北方口語化的詞有:俺、灑家等等。
“我、吾、餘、予、朕”的用法區别
“吾”和“我”多用于對話。“餘”、“予”多用于文章自叙,其中“餘”“予”相通在《道德經》中,“吾”和“我”不是同一個概念。老子把一個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為肉體之身;“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煉的成果。在語法上也有分别。它們都可做主語,但“吾”尚可用做定語,一般不用做賓語,如“吾日三省吾身”,做賓語時必須防在動詞前邊。如:居則曰“不吾知也”;“餘,予,我”尚可用做賓語。“吾”一般隻在否定句裡作前置賓語,而在肯定句裡一般用“我”作賓語。一般書面語言常用餘。從語法角度來講,予假借為餘,常可通用。予常用于自謙的語境中。帝王對先輩或常人後輩對長者常自稱為予。如予小子。有時候帝王嘉勉大臣進柬時,常自謙為予。如:予違汝弼(我有過失,你應匡正)。但予在有些詞彙組合中,有自以為如何,略帶謙義或貶義。如予知(自以為聰明)、予聖(自以為聖人)、予知予雄(自以為智慧聰明)。
朕在秦代以後就是皇帝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