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一千多萬的大學生不能滿足當下人才結構需求?為什麼2022年考碩大學生突破曆史達到458萬人,比往年多了80多萬?一方面高科技人才虛位以待,一方面高分低能普遍存在,這不是教育内卷是什麼?
我們需要反思當下功利性的教育帶來的社會現象,深層的邏輯關系是什麼?
填空式教育考試選拔的模型是否早已抹殺孩子的天性而失去人的個性?标準化答案培育出來的孩子進入社會同時又被質疑他們缺乏創新思維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難道不是南轅北轍?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從字面上分為:教化、培育
(1)教化即傳承古老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如“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所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這也是五千年文明古國一脈相承的做人的風尚與準則,三年疫情人們就是按這種标準在衡量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2)培育即培養符合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複合型人才,如國家在科技強國、工業強國背景下提出的一專多能的工匠精神,要求高校培養專業突出專精特能的人才梯隊來滿足國家發展需求;
在瞬變的時代潮流中千言萬語一句話教育應該是“為學子搭建合理的知識架構,使其在社會競争中能夠适應各種變化而切換自如,以最佳姿态體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