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80年代,成長的時光并沒多少書陪伴,直到讀高中才有機會接觸除課本外的書籍。第一次遇見愛麗絲,是在表姐的書架上,翻開就入了迷,于是借去學校讀完再還給她。
初次閱讀《愛麗絲漫遊奇境》,隻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愛麗絲追着兔子掉進了洞裡,喝水、吃蛋糕、吃蘑菇竟可以改變身體大小,在那個奇幻的世界裡,愛麗絲遇見各種奇怪的動物或人……等她醒來,卻發現一切不過是一場夢。
如今再次拿起《愛麗絲漫遊奇境》,閱讀的心态不再一樣,畢竟知道它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就不急于讀完,而是一點點細品。這次重溫經典,我讀出了不一樣的意義。
衆所周知,《愛麗絲漫遊奇境》作者是英國數學家劉易斯·卡羅爾,關于愛麗絲的故事,他也是在一次乘船遊玩時,随口給孩子們講的故事,這些故事受到很多人喜歡,劉易斯整理修改,最終出版。此書出版于1865年,6年後出版《愛麗絲鏡中曆險記》。因為劉易斯是數學家,所以這兩本書中除了幻想的元素之外,也無不散發着數學思維與邏輯問題。這也是再一次讀這兩個故事,我所留意的。
《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掉進兔子洞之後,喝水就變小,吃蛋糕會變大,一個蘑菇吃右邊部分會變矮,吃左邊的則會變高。
這一點設定就可以看到數學思維,愛麗絲掉進兔子洞之後,她想要進入奇幻世界,原來身體大小是行不通的,那麼她就需要變形。即使進入了奇幻世界,因為故事情節的需要她也需要變形。
所以,一些特殊的食物或水就成了她變形的必需品。有變大,就有變小;有變高,就有變矮。故事中,紅皇後還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你看,你已經盡了全力奔跑,卻仍然停在一個地方,如果你想去别的地方,必須跑得比現在快一倍。”
數學裡面有很多相對應的東西存在,比如相反數、對稱軸、大與小、快與慢等等。有了這個基礎,這個故事也就有了繼續下去的可能。
《愛麗絲鏡中曆險記》同樣也有不少數學思維在裡面。我們都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是左右相反,基于這個原理,劉易斯創作了一個颠倒的奇幻故事,故事中花草動物會說話,綿羊會織毛衣,怪物們很正常,隻有人才最可笑、不可思議。
這兩個故事,無論哪一個都十分荒誕又滑稽,這對于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卻是喜歡的,畢竟他們處于愛做夢的年紀,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這也是這兩本書出版之後赢得無數孩子喜歡的原因,但是這兩本書同樣也是無數成年人喜愛的,因此在這兩個故事裡,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夢幻,而是夢幻中流露的現實。
可能偉大的作品就是這樣,不會在時間的河流中被湮沒,而是曆經時間洗滌沉澱,曆久彌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