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中的辟邪是指一種行為以及一些禮儀形式,稱為"辟邪行為"。藝術史中說的辟邪是辟邪行為所寄托的一種實物形式或工具,稱為"辟邪工具"。而将辟邪藝術品将稱為名詞"辟邪"。
"辟邪"是一個音意兩譯的詞,它原本是波斯王朝parthia的譯音,意思指一種有翼翅的神獸,這是蕭兵先生著的《避邪趣談》裡的話。但是在徐華铛先生的《中國獅子藝術》一書中說到最早的"辟邪"先于獅子的傳入而存在,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辟邪"的造型。
"辟邪"是什麼玩意兒呢?可以稱它為一種神獸。中國的古人喜歡通過想象力創造一些古怪的動物,滿足精神上的需要,是西方文明一萬年也趕不上的。
最莫名其妙的莫過于龍了,這樣一個稀奇古怪的人造動物。居然支配了中國人的靈魂幾千年,到今天還自稱龍的傳人,實在不可思議!
鳳是另一個怪物,究竟為什麼發明這麼一種神鳥,後來又居然與龍配成一對,正式成為皇後的象征!老實說,我常常想到這種發自原始時代祭祀需要和圖騰崇拜的東西,發展到後來向下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民俗之中,居然又堂而皇之地為統治階級所利用,就覺得中國文明在本質上如同佛教的起源一樣是很粗淺幼稚的。
龍鳳呈祥
這一切與中國沒有正式的宗教有關。因為中國文化是多神宗教,中國文化以實用性為主流,對于超自然的力量隻有用胡思亂想來解決。原始中國人發現了恐龍的骨頭化石,就點燃起想象力,自新石器時代就用各種方式來描述龍的形式,從而發明了各種具有神力的動物,連莊子這種讀書人都相信有一種大鵬,展翼蔽天,一飛萬裡呢!
辟邪是怎麼來的? 顧名思義與“邪”有關。人類文明的早期,對不可理解的事情,特别是不幸的事,如病痛與死亡,總疑神疑鬼,認定有一種邪靈在作怪。怎麼辦呢? 今天的鄉下人用各種方式驅魔趕鬼,經常煞有介事地做好笑的動作,有些儀式還被視為文化資産呢! 古人沒有那麼多花樣,自戰國以來就發明了用怪獸來吓跑邪靈的辦法。我猜想一定是從養狗看家推想出來的,狗可以趕走壞人,一定有一種獸可以趕走邪魔,所差的隻是想出這是一種什麼獸而已!
從發掘出的漢代遺物來看,他們終于找到一種比狗兇猛的動物,在中國最兇猛的動物應該是老虎,但是老虎太普通了,不能視為神獸,他們就用虎做樣子,發明了辟邪這種東西。中國人最善于在現有動物中變換身份。
金麒麟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麒麟,麒麟 顯然是脫胎于鹿的原型。鹿是平和、可愛的動物,所以麒麟就是吉祥的象征了。麒麟: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于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
再有一個真正的“辟邪”是貔貅,傳說是龍的第九子,又傳說它是一種兇猛的瑞獸。但它又分有雄性和雌性,其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貔有一角,代表财運,掌管财祿,一角的貔貅叫“天祿”。貅是兩角,代表财庫,兩角的貔貅叫“辟邪”。現在買到的貔貅多為獨角,而貔貅以财為食,隻進不出,有聚财、催官運、驅邪、擋煞、鎮宅、鎮墓之好處。
我們常見的文玩貔貅是玉雕的貔貅,一般采用卧姿,有的貔貅是口中銜着玉錢的,也有趴在玉錢上的。圖片上的這個故宮貔貅,尺寸是:長13.2cm,寬4.8cm,高8.6cm。玉料青褐色,圓雕異獸,卧狀,圓目,張口,頭頂有角,身有翼,長尾。
貔貅是古代龍王之子,它身體有一個非常神奇之處,沒有排洩的地方的,也就是說它從來都是有進無出的,它平常的吃食又都是金銀珠寶,所以貔貅招财來自這個典故。 要使一個普通動物變成神獸,一定要加些裝備才能神化。龍來自大蟒,可是頭上長了角,兩臂多了翅膀。龍(原形為蛇)原為伏羲氏族的圖騰,後來成為太暤(太昊)部落的圖騰。太暤部落是龍圖騰崇拜最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龍具有"蝦眼"、"牛頭"、"狗耳"、"鹿角"、"獅鬃"、"鲶須"、"鳳爪(雞爪)"、"蛇身"、"魚鱗"等九種動物所組。
那麼漢人怎麼把辟邪裝備起來呢? 可能是與龍連上一點關系,顯示其神性,首先是多了一隻角,自額頭向後。其次是下颔多了一把胡子,也是龍的特征。第三是兩脅生出翅膀,最後是長岔的長尾巴,都與當時的龍相近。
原來隻是把一隻兇惡的猛虎變成帶有龍性的辟邪而已。辟邪這種怪獸在漢代極為流行,一直流行到六朝,可知當時的中國人内心對鬼靈之恐懼,在六朝時期的古迹中,最特殊的文物就是石刻的碩大無比的辟邪,有些還站在高高的柱子上遙望着四野。這些辟邪往往都是立在帝王墳墓的兩側,保護邪靈不會欺壓亡者。可以想象在漢代有錢人的墳墓裡,小型的玉刻辟邪必然守護在身邊。今天看到的石雕辟邪,大多以老虎鎮山的姿态,高高地擡着頭,睜大眼睛向前看,前腳一隻向前,拖着長尾巴,翅膀貼在背上。可是玉雕屬于半文玩的性質,自漢到六朝近五百年間是有發展迹象的。
老虎鎮山式是比較早期的姿态,陝西鹹陽博物館有一隻早期的玉辟邪,則是伏地爬行的姿态,嘴巴張得很大,好像要躍起捕捉獵物,兇猛異常。這隻辟邪的頭部介乎虎、狗之間。
可是玉辟邪到六朝就沒有神氣了,獨角、胡須、翅膀都在,看上去卻溫順得像一隻貓。顯然到了這個時候,辟邪在精神上有名無實,成為玩物了。天津博物館有一件黃玉辟邪,嘴巴都不張開,幹脆稱之為瑞獸。
比較起來,我最近看到的那隻六朝辟邪還真是有點漢朝兇猛味道的!這隻辟邪是青玉制成,卷曲着身子,胖胖的,像一隻哈巴狗,可是獨角又變成一把鬃毛了,翅膀變成腰間大腿上的小翅形裝飾。分岔的大尾巴仍然是它的标志。一個柔軟的身體,那隻大嘴巴倒是兇巴巴的,很典型的,鼻孔、牙齒、上下唇形成一個平面。這樣看來,辟邪确實已有後世獅子的味道了。
辟邪變獅子的過程,應該是很有趣的,辟邪來自狗與虎是一些人的臆想。到了漢代晚期,外來文化闖進來了,那就是佛教,佛教帶來的一切徹底改變了本土精神生活,為中國人信仰多了一個選擇。獅子是印度的猛獸,當佛教在印度盛行的時候,獅子逐漸成為佛陀的守護者。當人們從外邦來到中國時,看到那些墓園的大辟邪時,一定以為是獅子,隻要把它們移到佛寺門前就可以了。這就是為什麼後世獅子的大嘴巴與辟邪非常相像的原因。
獅子的坐姿,完全是守門的模樣,也是自六朝末年就開始了。很奇妙的,在漢代以來的古墓裡開始有鎮墓的觀念,放了鎮墓的象征物.到了六朝末,就有鎮墓獸這種東西了。唐朝的三彩鎮墓獸非常威武,已成為當時重要的藝術品。問題是,鎮墓獸是來自辟邪呢,還是獅子呢? 這就很難回答了。
很多年前,朋友買過兩個唐代的鎮墓獸,價位頗高,可是鎮墓之物頗犯中國人之大忌,很少會有人購買。
唐代的陶制鎮墓獸,一般是陵墓兩側各放一隻,有不同的造型,其中一隻是人面獸身有點近似古代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其來源值得深究。另外一隻則是獸面獸身,與辟邪有些近似。由于其功能是連續的,猜想鎮墓獸是後代的辟邪。朋友所買的兩隻獸,一隻三彩的是人面,另一隻陶土加彩的是獸面,各有特色。人面獸是很溫和又美觀的,獸面獸則完全是張牙而吼的獅子模樣了。這隻鎮墓獸稱它為辟邪,因為額頭有一隻角,兩脅有翅膀,角與翅膀都有損傷。
唐人的寫實能力很強,鎮墓獸也好,石獅子也好,原則上都是很生動的,身體彎曲有力,前腿直立蹲坐,一副守衛的架勢,用怒吼來趕走心中的惡魔,這大概就是明清以後,官衙、貴族大門外亦豎一對獅子的緣故。如今天一些銀行、公園和大的企業公司大門前常常擺着一對大獅子,那是仿造中國古代宮殿中的獅子。
玉質的辟邪自六朝漸變成玩物後,兇猛的動物搖身變為可愛的動物,可以放在手上把玩,或放在書桌上當紙鎮,等于哈巴狗一樣的玩物化了。大約十年前,我在一家文物店裡買到一隻小型的辟邪,它的頭上有兩隻角,與六朝前的古物是不同的。這件小東西握在手心,為了保持手指觸摸的敏感度而不斷盤弄,倒不失為有用的玩物。掂它的重量,應該是和阗玉,但色澤近乎姜糖,溫潤而略有深淺不勻的現象。這種東西是一般收藏家所不屑一顧的。可是我每看到它,就想起辟邪幾千年的曆史發展淵源來了。
在衆多辟邪法寶中,銅鏡的擋煞能力是最強的。古代中國人長期使用銅鏡,銅鏡不僅是照面的器具和工藝品,也具有鎮吓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
在中國古代,許多地區的人們會把一塊小圓鏡鑲在大門頂端中間的部位,這種民居建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