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能源汽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傾斜,僅國家層面的補貼就超70億,加上地方補貼後更是達到百億級别。
拜騰、蔚來、小鵬、合衆、威馬、綠馳、奇點、前途、遊俠等一大批新造車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甚至有手機、家電、房地産、互聯網巨頭紛紛瞄準造車行業。
随着入局者的不斷增加,行業内卷也愈發嚴重。其中不乏燒光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而造不出量産車的故事。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就有四個品牌“倒下”,包括賽麟、寶沃、漢騰等,人們甚至還沒來得及記住它們的名字。
而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佼佼者,理想汽車也正在承受壓力。
理想汽車“毀約校招生”
據南 方都市報報道,近期有用戶在脈脈等平台透露,理想汽車在5月毀約了一部分2022年畢業的校招生的簽約合同,其中不少人此前已經和理想汽車、學校簽署了三方協議,準備等着畢業答辯結束後入職。
對此,理想汽車方面回應稱,綜合考慮各專業及崗位方向等信息,已推薦相關同學到其他業務崗位,重新進行調崗面試,對于沒有合适崗位的同學,将提供賠償一個月工資的補償(這一方案超出了協議内簽署的合同違約金金額)。
但有網友表示,更大的損失是無形的,因為現在已經到了5月且适逢疫情,已經簽了三方的學生,此前為理想汽車拒絕别的offer,現在即将畢業已經錯過其他校招機會,而社招崗位往往不要應屆生。
據悉,理想汽車發生的業務調整主要涉及攝像頭自研和内部系統。至于涉及到的校招生比例有多少,理想汽車回複稱“具體人數暫不方便告知”。
事實上,早在4月初,理想汽車的“裁員計劃”就被曝出,預計“裁員15%”左右,牽扯到産品和企業系統等部門。彼時,理想汽車方面回應稱,裁員消息為不實消息。
有意思的是,去年下半年造車新勢力還在上演“搶人大戰”,像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車企招聘崗位數量均出現井噴式增長,崗位薪資也大幅度上漲,甚至還有公司不惜以“股權激勵”的形式來吸引人才。
而此時距離搶人大戰還不足一年,就出現理想汽車“毀約校招生”事件。業内人士指出,造車新勢力仍處于燒錢階段,每賣一輛車都是在倒貼錢,高昂的研發費用和人力成本必須“内部刹車”。
今年一季度淨虧損1千萬
而關于理想汽車“毀約校招生”,或是因理想汽車業績不及預期。
日前,理想汽車發布了超過預期的業績報告。第一季度,理想汽車收入總額為人民币95.6億元,同比增加167.5%,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106.2億元減少10.0%。其中,一季度車輛銷售收入為93.1億元,同比增加168.7%。
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淨虧損為人民币1090萬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的淨虧損為3.60億元,2021年第四季度的淨利潤為2.955億元。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下,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淨利潤為4.771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77億元。
2021年全年實現營收270.1億元,淨虧損為3.215億元。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總收入106.2億元,淨利潤2.955億元,同比增長174.9%。
盡管增速不錯,但理想汽車的交付出了大問題。在汽車交付量上,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ONE的交付量為31716輛,同比增長152.1%,但環比去年四季度的3.52萬輛略有下滑。而剛剛公布的四季度交付數僅為4167輛,創十五個月新低,回到了一年多以前;同比下降22.77%,環比下降62.23%,在造車新勢力中墊底。
對此,有業内人士表示,這或許是受疫情影響。由于疫情,位于上海的研發總部、位于常州和北京的工廠停擺,原定于2022年4月16日舉辦的L9汽車上市發布會,也由于疫情原因被推遲。
但理想汽車預計,第二季度車輛交付量為2.1至2.4萬輛,較2021年第二季度增長19.5%至36.6%;收入總額為人民币61.6~70.4億元,較2021年第二季度增長22.3%~39.8%。
鑒于其四月略超4000輛的交付,其蔚來在五六月中意味着将重回萬輛交付。考慮到疫情因素,其月均萬輛的交付能否實現有待觀察。
而對比蔚小理、小鵬汽車,目前已經實現全面領先,且蔚來迎來新品大年,ET7開始交付,ES7和ET5也即将于三季度開始交付,理想汽車依靠單款車型提升銷量的前景值得商榷。
傳統車企欲後來居上
除了造車新勢力之間的内卷,部分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同樣來勢洶洶。
比亞迪3月停掉燃油車之後已經成為純粹的新能源車企了,3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49萬輛,首次月銷突破10萬輛。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0.6萬輛,環比微增,同比增長313.22%。
業内人士普遍認為,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半導體等領域均有布局和涉足,可有效緩解來自供應鍊層面的壓力,因此比亞迪得以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在面臨“缺芯少锂”的情況下實現增長。
還有廣汽埃安擁有包括彈匣電池、超倍速電池、海綿矽負極片電池在内的三大原創電池科技,這讓它在面臨複雜社會環境中依然能獲得良性發展。
數據顯示,廣汽埃安4月份的銷量為10212輛,同比增長23%;雖然與3月份銷量過兩萬的成績相比,環比下滑近半,但其仍能銷量過萬的成績說明其比造車新兵們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總得來說,目前汽車行業的内卷愈演愈烈。所以不要覺得現在的一些車企能夠永遠做到高枕無憂,就像過去諾基亞會因為跟不上時代被替代一樣,未來任何的車企都有會被淘汰可能性,包括寶馬、奔馳這些傳統車企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