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馬汽車發布業績公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2億~18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為9.94億元,虧損預計同比增長20.68%-81.02%。
至于虧損加劇的原因,在公告中給出的原因是:公司汽車産銷量同比大幅下滑,同時,因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較大,公司将受政策影響毛利大幅下滑的部分純電動汽車産品予以停産。公司對上述産品所涉及的相關模夾檢具、非專利技術、庫存零部件等資産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資産減值損失。此外,公司實施品類戰略,對産品研發項目進一步聚焦,決定對部分在研産品終止研發。該部分在研項目原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态後轉為無形資産的金額轉入費用化歸集。
據悉,海馬汽車曾在2016年迎來近些年的巅峰時刻,憑借海馬S5年銷量突破十萬輛的強勢表現,使得海馬汽車在2016年取得21.6萬輛得銷量成績。進入2017年,海馬汽車雄心壯志,準備沖擊30萬輛的生死大關,但最終還是折戟沉沙,隻收獲14萬輛的市場表現。這樣的銷量表現讓海馬汽車在應對2018年的車市寒潮中更顯心有餘而力不足,全年銷量僅為63,357輛,同比大跌51%,僅完成年銷目标的37.5%。而2年前最為市場所接受的海馬S5年銷量下滑至17,717輛,同比下降64%。
業内普遍認為,海馬汽車産品在核心技術競争力,并且海馬汽車的戰略不積極并缺乏前瞻性也是重要原因。海馬汽車當年和日方合作結束後,曾提出“兩岸三地”的戰略,在上海做研發,在海南做中高端轎車,在鄭州做商用車面向西部市場,也涉及了新能源汽車的形象工程。但是海馬的高層在新車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上隻能算有所投入,用力并不算多,導緻戰略成效的不明顯。
此外,銷售系統的混亂一定程度或是造成海馬銷量低迷的因素之一。此前針對一汽、鄭州兩大銷售系統的整合動作頻頻,包括包括海馬汽車銷售公司所有部級以上所有的崗位全部都打亂,所有内部人員開展競聘後重新上崗;同時,還推動海南一汽海馬和鄭州海馬銷售系統合并,但效果現在看來并不理性。
值得關注的是,在重整銷售網絡的同時,海馬亦不斷将觸角伸向新能源市場發展。由于發展新能源不是說主機廠将過去的發動機變成動力電池就可以了,其中涉及的因素和技術很複雜,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僅僅是動力的轉換,還有智能技術的應用、智能網聯的運用,以及自動駕駛的發展等,海馬的創新顯然不足,其導緻的最終結果就是海馬愛尚EV新能源去年僅售出10,073輛。
車市的分化一旦開始,幾乎呈現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很不辛,海馬正處于下行區間。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衆号,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