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胗是雞的胃,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腎”。禽類的胃分肌胃和腺胃,腺胃較小分泌胃液,肌胃較大且肉質較厚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胗是指肌胃。雞胗是幫助雞進行消化的,雞沒有牙齒,吞食的小石子,就是儲存在裡邊 。殺雞後,取出雞肫(即雞胗)的内壁(黃色的一層膜),洗淨,曬幹。生用或炒用,是一味有名的中藥,名為雞内金,用于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很有效果。
中醫有以形補形之說,就是吃什麼補什麼。雞胗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口感好,基本沒有不适宜食用的人群。比較常見的做法除了烤,就是切片炒了。其實雞胗切絲,口感更脆更入味,搭配孜然的香氣和爽口的青椒洋蔥,下飯下酒都不錯。
用料:雞胗50克,青椒半個,洋蔥20克,胡蘿蔔10克,植物油2勺,鹽1勺,料酒少許,生抽少許,大蒜2瓣,孜然适量,雞粉少許
做法:
雞胗洗淨,切去兩頭多餘的筋,橫向片成片。片不要太薄,太細的話很容易炒硬炒過火,而且損失外脆裡嫩的口感。
在70-80°左右的熱水中焯一下雞胗,瀝淨水份後切條。其他食材也切條備用。因為孩子吃不了辣,所以我用的甜椒,能吃辣的筒子,可以選麻椒或其他配菜。
熱鍋熱油,爆香蒜片,下胡蘿蔔和洋蔥稍炒一下,再下青椒炒至斷生。
下雞胗絲,加鹽、料酒、生抽、孜然粉,快速翻炒。
雞胗的芯變成粉色即可,不要炒太久,條狀很容易熟,炒老了會變硬,就不好吃了。出鍋前灑少許雞粉,炒勻盛出。
處輸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