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90後夫妻檔創業記錄
90後夫妻檔創業記錄
更新时间:2025-02-16 05:01:04

90後夫妻檔創業記錄(深圳口述史潘昊)1

2018年12月,矽谷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成員到訪柴火創客空間,潘昊(前排左一)在柴火創客空間發起社區分享活動。

90後夫妻檔創業記錄(深圳口述史潘昊)2

2013年,潘昊在矽遞科技敏捷制造中心倉庫。

90後夫妻檔創業記錄(深圳口述史潘昊)3

潘昊在2017年深圳制彙節論壇發表開場緻辭。

2008年,我隻身一人來到深圳,立即被這裡的創新氛圍所吸引。這裡有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華強北,有衆多高新科技企業,以及完善的産業鍊配套,優美的城區環境,充足的科技服務供給能力……我當即決定把公司落在深圳。作為中國一線城市中最年輕的城市,深圳正在一步一步發展為最适合全球創新創業者發展的舞台。

潘昊

四川雅安人,生于1983年,深圳矽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總經理、創始人,深圳制彙節(Maker Faire Shenzhen)發起人,深圳市政協委員,第四屆廣東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13年被福布斯雜志評選“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企業家”,并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榮獲2015年度EDN電子技術設計創新特别貢獻獎,2016年被聘為南山區“創新創業形象大使”,榮登《2017中國商業創意人物100榜單》,2018年榮獲第二屆深圳青年創業年度風雲人物。

口述時間

2019年2月20日下午

口述地點

深圳矽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

本期采寫

深圳晚報記者 邱志東

實習生 康銘祥

從英特爾公司辭職後,我希望在做下一個選擇之前,能更多地去了解這個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于是,我選擇一個人騎行。

從小動手能力強

1983年,我出生于四川雅安。從小就愛“搞破壞”,總把家裡能拆的東西都拆一遍,然後重新組裝,并且十分享受這個過程。我上中學時就燒掉六七個主闆,不過幸好學習成績還不錯,父母也不會太苛責,而且隻要努力學習,好好考試又可以買新的主闆了。現在回想起來,我的愛好和學習還算是互幫互助了。

2001年,我考上重慶大學,源于對計算機和網絡的興趣,報了跟計算機相關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當時學校裡面大家都忙着考試、讀研這些事情,沒有太多人願意去參加比賽。而我和一些同學從大二開始就參加各種競賽,也獲得過不少獎項,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獲得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那時候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每兩年一屆,如果我大二不參加的話,就隻有大四才有機會。當時所有的參賽對手都是大三的學生,隻有我們一個隊是大二,我們需要快速去自學很多關于單片機和通訊的相關知識。

辭職後獨自騎行3個月

大學畢業後,我進入英特爾産品(成都)有限公司的制造部門擔任産品工程師。在待了十幾個月之後,我覺得在英特爾的工作生活太有安全感了,作為一個成熟的外企,其員工的職業規劃路線是非常清晰的,成長的過程和速度是可預見的。雖然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挑戰性不夠,我感覺太沒意思了,更希望做一些冒險的事。最終,我不顧家人的阻攔辭職了。

從英特爾公司辭職後,我希望在做下一個選擇之前,能更多地去了解這個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于是,我選擇一個人騎行。河南、河北、上海……我在國内轉悠了3個月,途中也思考了很多問題。現在回想起來,騎行的這段經曆對我創業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去面對各種不确定,去選擇一條道路,方向、節奏、中間風險的把控,全部都需要自己去考慮。這其實跟創業非常像,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出發,第二個要解決是去哪裡,然後每天再定一些計劃,遇到困難該怎麼去解決。所以後來我創業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就從容了許多。

我想到了在國際創客論壇發帖征集創客們的需求,再到國内電子市場搜集硬件加工後發給創客的點子。“為創客服務”,這是我創業的最初目标。

對創客群體感興趣

當騎到北京時,我選擇在一家隻有兩人的公司打拼。那段時間跑業務、采購,什麼事都得自己搞定,我借此迅速熟悉了國際貿易流程。2008年,公司辦事處撤銷,我再次面臨人生選擇。但我已經有了确定的方向,對大公司不感興趣,如果也沒有合适的小公司,那就創業吧。其實當時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曾嘗試過做醫療電子相關的産品,也去義烏做過小商品批發的買賣,這個階段持續了大概兩三個月。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北京參加了一個多媒體藝術展,一進門就看見一條音樂走廊,那條音樂走廊會根據路人的腳步奏出音樂,此外還看到一些用電子、自動化的方式做的藝術作品。原來電子元件不光可以做小車和機器人,還可以做出這樣好玩的事情,這讓學電子專業的我大開眼界。在我的認知中,藝術家其實是很少使用技術的。

又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博客上看到了開源硬件這個概念,帶着好奇的心理,我順藤摸瓜找到了Arduino的論壇。Arduino是2005年意大利幾個設計學院的教師開發出的一款簡單易用的電路闆,可以用于制作任何電子産品,能連接各種傳感器控制燈光、馬達和其他裝置,是非常熱門的開源硬件。在Arduino論壇聚集着大批創客。那時,國内還沒有創客概念,我瞬間被這個新興群體吸引。

做開源硬件為創客服務

開源硬件,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把硬件設計技術源代碼向外開放,讓更多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去使用和叠代,讓這項技術以更低的門檻給非工程師背景的人使用。

我在大學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深有體會——我有很多想法,但是缺乏必要的技術去把這個想法實現出來。我在國外的一個開源硬件論壇留言說我的體會,沒想到有那麼多創客回饋說有同感,論壇上創客們的積極回應讓我看到了商機。我發現,很多硬件模塊因為創客需要的量少,很多工廠不願意生産。後來,我想到了在國際創客論壇發帖征集創客們的需求,再到國内電子市場搜集硬件加工後發給創客的點子。于是,我便做起了開源硬件的生意。“為創客服務”,這是我創業的最初目标。

我第一次接觸創客文化也是在參加藝術展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把自己叫做“創客”,在國外,大家把自己叫做maker,因為maker這個詞其實是消費者的反義詞,與其去購買一些東西,還不如去創造一些東西出來。但是翻譯成“創客”這個詞,其實應該是在2010年左右。

我給創立的深圳矽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位為“maker for makers”,也有人将這句話理解為創客的“軍火商”。

追夢的道路上不覺得疲憊 反而很快樂

我創業的初始地在北京,但發現很多器件原材料供應都不在北京而在深圳,于是我就想來深圳看一看。

2008年7月,我來到華強北,逛了一圈後我就決定留下來創業。這個幾乎擁有全球最完整電子器件産業鍊的城市,在創客眼裡就是硬件創業的“好萊塢”。國外的硬件創業者來到深圳,都會興奮得不想走。當時深圳有“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還有輻射整個珠三角的加工廠。在這裡,硬件産品從創意到原型,從原型到小規模量産所需的時間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短。當然,深圳還有不能忽視的價格優勢。

在深圳與我一起創業的還有一位叫缪建國的夥伴,他是我同學的弟弟,現在是矽遞科技的CTO。我們建了一個電商網站,在接了訂單後,我像小販一樣穿梭于華強北進行采購、發貨。缪建國則負責把我采購來的電子元件加工成創客所需的各種模塊。生活很忙碌,但走在夢想道路上的我們非但沒有感覺到疲憊,反而很快樂。我們的第一個訂單是一個出口新加坡的LED訂單,對方隻要10個,總價不過幾十元。

成立公司做開源硬件制造

不久後,我們租來了一處房子,成立了深圳矽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給我們公司定位為“maker for makers”,也有人将這句話理解為創客的“軍火商”。

靠着論壇上的開源圖紙,我們制作出了第一款産品——加速度傳感器,深受“創客”歡迎,銷量也很好。第一個月,我們就賺了3000元。兩個月後,公司業務量就開始快速增長,矽遞科技也招來了第一個員工。慢慢地整個公司才架構起來,各種部門也慢慢成形。然後開始陸續接到一些比如Google、微軟等大公司的訂單。到2012年,矽遞科技已成為國内最大、全球前三的開源硬件制造商。

很多人覺得創業起步非常難,我覺得起步真的不難,真正難的是企業發展到兩三年的時候,這個時候團隊發展大了,怎樣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真正喜歡這項工作的人能夠自由地去創造,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很慶幸,後來我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這其實也是個絕大部分創業團隊必經的一個過程。

正如“柴火”所寓意的“衆人拾柴火焰高”,柴火創客空間旨在為創客提供自由開放的協作環境,鼓勵跨界交流。

發起成立柴火創客空間

創業初期,在深圳做創客的并不多。我去過海外的一些創客空間,感覺創客環境很好,中國其實非常需要這樣的一片“土壤”。于是在2011年,深圳第一家創客民間組織——柴火創客空間成立,我是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的聯合發起人之一。正如“柴火”所寓意的“衆人拾柴火焰高”,柴火創客空間旨在為創客提供自由開放的協作環境,鼓勵跨界交流。

創立柴火創客空間的另一個原因是想為一些創業者提供一定的支持。對于創業者來說,他們除了可以從柴火創客空間獲得研究場地和設施外,還可以參加由柴火創客空間所舉辦的主題活動,跟不同的人進行交流。當年的3D打印機就是幾個人在創客空間突然心血來潮,齊心協力共同打造的成果。

在柴火創客空間,我還見到了不少潛在的客戶,也見證了創客群體的壯大。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對柴火創客空間進行了升級,目的是讓更多的企業能夠跟創新資源以及創客産生系統性的持續交流。目前,柴火創客空間擁有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會員,空間已落戶深圳、東莞、成都和石家莊4座城市,結合不同城市的産業特色,緻力于引入全球創新資源,推動城市傳統産業升級。

引入“制彙節”

促進全球創客交流

2012年4月,我們向美國Maker Media雜志社申請,獲得了在深圳舉辦“制彙節”(MakerFaire)的官方授權,“創客”盛會第一次被引入國内。其實不管是成立“柴火空間”還是引進“制彙節”(MakerFaire),起因都是我們覺得“太寂寞”了。

2015年6月19日,由深圳市政府主辦的2015國際創客周活動在深圳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深圳“制彙節”是國際創客周的主會場,3天的活動吸引了全球19萬人次觀展體驗。之後每年的6月,深圳都設立國際創客周,吸引全球創客在深圳相聚,推動海内外創新交流。

在我看來,深圳本身已經是“創客之都”,這裡有完整的電子和制造産業鍊,吸引了無數的科技創新者從全球來到深圳,将想法變成商業産品,如今的深圳被稱為創客的“好萊塢”。作為一名資深創客和創業者,我由衷感謝深圳為創業者提供的多樣化“雙創”環境,讓每個創新者獲得無限的發展空間。

十年前,大家也不知道什麼叫“創客”。但十年之後,整個社會都十分支持創新創業。在我眼中,“創客”是一群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們願意把想法付諸實現,并享受制造的過程。這和深圳敢于創新、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是一緻的。深圳是一片創新創業的“沃土”。

總第23期

出 品:深圳市政協 深圳晚報社

總策劃:戴北方 王 璞 王大平

總監制:柳光敏 鄧自強

總顧問:黃 玲 南兆旭

總執行:唐亞明 周智琛

統 籌:吳振興 成 功

梁瓊月 張 笑來源:深圳晚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