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參的興盛與衰落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的人參年産量在8萬噸左右,其中我國人參産量超過了4.6萬噸,占據了50%以上的份額,是名副其實的人參最大生産國。意外的是,我國在人參市場的話語權并未和産量匹配,人參産業的真正壯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和如今野人參資源枯竭不同,我國曆史上的野人參産量高、品質佳,備受古人的追捧,連續輝煌了兩千餘年,直至近代才沒落。
2020年10月24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區老街菜市場,商家售賣長白山鮮人參。
我國對人參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裡面的參字形象、生動:上部似人參位于地面的部分,有莖、有葉,還有果漿;地面之下的部分,主根、側根分明可辨。證實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使用人參的國家。
唐宋時期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的頂峰,與其他地域貿易頻繁,對人參的需求量暴增。當時契丹境内的女真人大量采挖人參與宋朝的交易。
等到了明清我國人口激增,對人參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文獻記載1604年僅8個月的時間裡,女真向明朝出售了1700公斤的人參。和現代種植的家參不同,那時的人參基本是2-3兩,甚至更大的純正野人參。
1607年,明朝突然關閉遼東馬市,禁止人參交易。女真采挖的人參失去了銷路,兩年隻能竟有5萬公斤腐爛。不難看出,400年前長白山的人參儲量之巨。後來有曆史學家評論,長白山豐富的人參資源,為女真的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為清朝取代明朝貢獻了一份力量。
清朝中後期人口數量繼續膨脹,對人參的消耗量呈幾何數字增加,導緻人參資源日趨枯竭,人參交易也由斤改成了兩。雍正朝産量驟減到3000兩,而乾隆時期已不足1000兩,這時一棵3/4兩的野人參絕對是稀罕物。
1860年中俄簽訂《中俄北京條約》,烏蘇裡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全部歸為俄國,這就是近代中國人參驟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産地減少了大半。
2、 野人參為何這麼稀缺
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人參絕大部分是人工種植的人參,生長年齡從5-20年不等。部分網友疑惑,總是将種植的人參歸為“異類”,理由是加入了化肥、農藥,人參不健康。誠然,家參與純正的野人參存在差距,但控制好肥料用量、符合種植規範,人食用完全沒有問題,就像我們吃的蔬菜、水果樣,哪個不添加農藥?
問題的重點是,市場上的一棵野人參價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為何不大力發展野人參?原來裡面大有文章。
我國對野人參的定義幾經變化。起初按照《野山參分等質量》的國家标準,野人參是指生長于深山密林或林下籽超過15年自然生長的人參。期間幾無人為幹預,野人參在戶外曆經風吹雨打,生長緩慢,數量稀少。為活躍市場,後來又将人工播種,在野外環境下生長超過15年以上的人參也定義為了野人參。
野人參一般長在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以長白山腹地為多。但并不意味着随便開采一片山地就能種植。一般野人參選擇在坡度大于10度大的山地,這就淘汰了一批過于平坦的區域。之所以要有緩坡,首先是減少積累雨水的可能,野人參喜陰怕澇,緩坡減少了水分侵蝕;其次坡度提供了遮陰的條件。
獨家:獨家:獨家:獨家:獨家:補藥之王-人參迎來豐收年
需要指出的是,野人參怕光,懼怕陽光直射,但絲毫無陽光,人參也不能生長,所以碰到陽光斜射對于野人參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幸事。選擇的緩坡山地,對它的郁閉度也有一定的要求:郁閉度不宜過高,否則陽光通透性太差,野人參的生長緩慢,甚至大幅減少直至絕産;郁閉度不宜過低,陽光射入光線過多、強度過大,有可能将野人參枝葉灼傷,造成死亡。
更苛刻的是,野人參生長對土壤養分的消耗量巨大,這也就是野人參為何多是單棵或幾棵出現,幾乎不存在成片的集中冒出,這就為野人參的發現設置了天然障礙。現實的情況是,相當部分區域土地貧瘠,無法為野人參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以至于埋下種子,也無法健康成長,還未成型就已消亡或被昆蟲啃食。
再者尋找、采挖野人參也大有講究。按照古時流傳下來的傳統,找到野人參先拴上紅繩,采挖時用工具把四周的土刨開,小心翼翼地把整個人參取出,不破壞每一根根須。最後把人參用土坑裡的原土包裹,再把苔藓附在外層。挖人參人還要把紅色的果實埋在土坑裡,等待來年生根發芽。
3、 野人參價格飛漲
從上文不難看出,野人參的生長條件可謂是苛刻至極,産量稀少也屬正常,反映到市場上則是居高不下的價格。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野人參(山參)儲量隻有幾十公斤,而每年隻有5-6公斤的人參流入市場,等到曬幹制成成品隻有2公斤,所以野人參價格屢創記錄。
2015年一棵僅有86克百年的鮮野山參,以238萬元的價格成交。但僅僅過去4年的2019年,一棵30克的百年野山參竟拍過300萬元的高價。同年,一棵3百多年重68.8克的野山參,成交價達到了1000萬元。
那麼問題來了,一旦大規模野人參種植取得突破,價格勢必下跌;還是要繼續享受這種稀缺性的瘋狂價格呢?
原創: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