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認為一個人是突然不愛你的時候,他的不愛可能已經有段時間了”
一段感情失敗之後,那些歇斯底裡抓狂的、無論怎麼想都不甘心的,以及覺得對方是突然不愛的,但凡大家去和這些人多聊聊,都會發現症結所在
非常不幸,我遇見的80%咨詢者都有這個問題
她們對一段感情的描述,往往是兩個人很相愛,對方對自己很好,有什麼問題都願意哄着自己,但是突然有一次争吵就不哄了,從此就分道揚镳了
不知道大家對此有沒有意識,當你始終覺得這個人「願意哄你」的時候,你們的問題就已經産生了
客觀來講,每一段感情的發展路徑是相似的:
熱戀期看對方什麼都好、平淡期逐漸産生摩擦,如果此時的二人可以共同進步,那兩個人可能會平穩度過磨合期,進入更深層的關系。但如果兩個人前進的方向不同了,遲早有一天會在岔路口分開
其實咱們去結合到感情中具體的情況來看,就會是這樣一個進程:
一個很愛作鬧的小姑娘找了個男朋友,最開始兩個人在熱戀期,男孩兒看這小姑娘哪哪都好。有小脾氣就哄着,平時她作一作也願意寵着。但是久而久之,熱情過去了,男孩兒開始恢複理智,他開始覺得對方的作鬧永無止境,開始覺得疲憊。可是感情還是存在的,所以此時他會給對方一些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對方作鬧他一樣會哄,但這些作鬧都成了你們感情的減分項,直到他再也受不了…
你說這個男孩兒在戀愛過程中的腳步是正确的嗎?當然也不是
縱容一個人,讓對方産生高度依賴,自己卻心生動搖。直到自己再也不想忍受的時候絕情離開,留對方一個人在原地傷神…怎麼看也不能是一個好的舉動吧
但是人與人之間,尤其是愛情這方面,從來都不是用成敗對錯來讨論的
如果你不想成為被動的那一方,你就要學會警惕這種慣性付出帶來的依賴感
培養自己的大局觀意識
以前我應該跟大家分享過,當你在一段關系中感覺到舒适,感覺到對方完全能讀懂你的每一個點時,你就要意識到一個問題——對方和你的交往屬于降維打擊
這話從何說起呢
就這麼說吧,如果你和一個旗鼓相當的人交往,你們必然會有意見上的不統一、觀點上的摩擦,你們會在一些事情上産生不同的看法。可能會争執,也可能會進行一些深度讨論
但是如果你和一個明顯就比你弱很多的人交往呢?你可能就不會太去計較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就像爺爺永遠都不會嫌自己的孫子調皮,因為在爺爺們的認知裡“這孫子什麼也不懂”
所以要記住,當你在一段關系中,不管發表了什麼觀點、不管和對方如何撒潑打滾,對方都是有耐心、肯包容的姿态,可能真不是他有多愛你,而是在他内心深處,有一種“這孫子什麼也不懂”的态度
建立共情意識
共情意識,說了無數遍,作用卻很小。原因不在别的,就是人人都覺得自己共情意識很強
朋友們,如果你們能真正體會到「自己覺得好的,不代表别人會覺得好」這件事,可能你還能稍微中立點看問題
我勸每一位喜歡在感情中耍小性子,動不動就作鬧、和伴侶吵架、等着伴侶來哄的朋友,在自己下一次忍不住想作鬧的時候,回想一下我說的這句話
不管是什麼交往,隻要是社交,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流通,本質都是需要利益往來的
假如你總是在一個人身上得到他的包容、愛護,而自己總是要做那個被愛的、被包容的人,誰會和你長久的生活在一起呢?
大家得記住一點,除非是這個人中途開小差,愛上了别人。不然其他看似突如其來的分手,一定都是他已經忍耐了很久
還是那句話,一個人如果能夠避免自己在慣性付出中的高度依賴,那TA才有可能真正理性客觀地對待一段感情,而恰恰隻有這個時候,這段感情才會進入新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