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層中,長期以來都被臭氧層空洞問題困擾,比如南極上空,因為特殊的氣候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一度出現了極大範圍的臭氧層空洞。在冬末春初的北極地區,一般是不會有大型臭氧空洞的,但在2020年的冬末春初,情況卻有些不同——據觀測資料顯示,北極上空最近出現了一個巨型的臭氧層空洞!
毫無疑問,在這個時期形成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是極其罕見的,根據監測數據,今年北半球靠近北極地區出現了相當大範圍的臭氧濃度低值區,這個區域涵蓋了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北冰洋大部以及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部分地區,很多地方平流層臭氧濃度下降到相當低的水平,這是毫無疑問的臭氧層空洞。
同時,通過觀察北極今年的臭氧平均濃度變化規律,可以看到北極今年的臭氧濃度變化打破了往年的規律——按照以往的觀測數據,北極臭氧濃度在10-12月期間達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并且從1月開始逐漸回升,但可以看到的是,今年以來北極臭氧不僅不回升,範圍日漸走低,到2月以來下降得更加明顯,以至于到了曆史最低水平。按道理說,每年這個時候應該開始上升,但如今,北極上空的臭氧消耗比以往都高,平均濃度已經下降至217個多布森單位。
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的重要部分,雖然它在平流層中實際上隻是薄薄的一層,但能夠有效過濾紫外線等有害射線,阻止其抵達地面而對生物造成危害,因此巨大臭氧空洞的出現能加強北極地區的紫外線強度,從而危害這一地區的人和生物。那麼,北極為什麼反常的在今年以來出現大範圍的臭氧空洞?這是不是人類排放臭氧損耗物質造成的?
雖然事實上,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是由懸浮微粒及其化學破壞過程引起的,而是由特定的氣候環流模式引發的。通常來說,低于零下78攝氏度的極冷空氣、陽光和氟氯烴等臭氧損耗物會形成臭氧空洞,因為極低的溫度可形成由水合硝酸晶體或純水冰形成的極地平流層雲,為氟氯烴等臭氧損耗物在陽光環境下分解出氯自由基提供了環境,而氯自由基正是直接破壞臭氧的物質。對比起來,南極的平流層往往更冷,更容易形成極地平流層雲,因此南極以往臭氧層空洞都很大。
南極拍到的極地平流層雲
但通常來說,當陽光在2月-3月到達北極時,平流層沒有那麼冷,因此往年不足以形成極地平流層雲,也不會誘發臭氧層的大量消耗。但今年的情況不一樣,北極上空的平流層異常寒冷,當陽光到達北極時,就形成了極地平流層雲,從而生成大量的氯自由基,誘生大範圍的臭氧層空洞。因此,北極的異變還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雖然人類目前已經盡可能減少氟氯烴的排放,但此前排放的氟氯烴還在不斷的破壞地球臭氧層。科學家推測,随着3月的到來,北極平流層溫度将逐漸上升,北極臭氧空洞将在3月以後慢慢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