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7X菲律賓閃耀上市
海馬8S完成海外10000公裡的道路試驗……
4月以來,海馬汽車
在海外市場好消息頻傳
更讓海馬人感到振奮的是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前夕
海馬汽車海外KD項目經理
王大法
榮獲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成為海南省9名獲得該榮譽的職工之一
也是海南省制造企業中的唯一獲獎者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法哥身上有一股“死磕”的勁兒,技術上“死磕”,敢做敢為敢擔當,不達目标誓不罷休。他為人忠厚,任勞任怨,二十年如一日,不僅是大家眼裡的技術“大拿”,也是海馬精神的現實诠釋。
作為中國汽車産業“走出去”的先行者之一,海馬汽車從2006年啟動國際化戰略,已實現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落子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KD(散件組裝)工廠。身為海外KD項目的“領頭羊”,王大法紮根一線,見證了海馬汽車4個KD項目海外落地,用過硬的技術實力,收獲國際合作夥伴的尊重與認可。目前,海馬汽車累計出口汽車突破10萬台,展示了“中國制造”新形象。
01
一線錘煉技藝
征戰海外創新車下線紀錄
1996年,王大法從合肥工業大學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畢業。身為海南澄邁人的他心系家鄉,加入海南海馬汽車的前身海南汽車制造廠。他被分配到焊裝車間,成為了一名焊接技術員。
此後26年時間裡,他始終如一。海馬是他堅守了26年的“初戀”,也練就了他的“匠人精神”,而他也成就了海馬的KD項目。
26年來,王大法從基層幹起,他當過技術員、主任工程師、科長,先後擔任過車體部部長、總裝部部長、生産管理部部長,始終紮根汽車生産制造一線。他把汽車制造的四大工藝及生産管理摸得門兒清,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為日後擔當海外KD項目經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初,海馬汽車駛入“波斯王國”,與中東地區最大車企接觸,雙方于2013年3月簽訂KD出口合作協議,依托海南的區位優勢,推進出口業務向技術輸出和“海外經營”模式轉型。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挑戰,當時心中還是蠻打鼓。”2013年,技術曆練全面、管理經驗豐富且有“死磕”精神的王大法被調到海外技術部,負責海馬出口中東KD項目。
為了确保KD項目按計劃及時推進,王大法在項目事務紛擾繁雜且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克服困難,确保項目及時推進。
“一邊是焊裝工程師焊裝線安裝調試,一邊是塗裝工程師在塗裝線注膠,而另一邊則是總裝首台車試裝……”王大法回憶,當時海馬人在各個環節上下呼應,有條不紊,讓曾與法國、日本等國際知名汽車企業合作的當地工程師心悅誠服。
“王部人如其名,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同事李傳耀評價說。
王大法與團隊在KD工廠首台海馬S7下線儀式上合影
正是有了一批像王大法一樣的海馬人擔當與付出,讓海馬在中東地區接連創造“中國速度”。2015年,海馬S7僅用11個月量産,創下了中東新車型引進的新紀錄;2017年,海馬S5的量産僅用8個月,再次打破紀錄。兩大KD項目的順利實施,為海馬在中東SUV細分市場沖擊前三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2
從不信任到親密合作
收獲大法“村長”名号
頻頻刷新量産紀錄、受到合作夥伴的認可……王大法坦言,背後并非一帆風順。
“項目前期最難的就是談判,對方一開始對中國的産品有偏見,對我們的技術實力也不太信任。”王大法說,合作方是當地知名國企,在談判桌上有着教科書般的技巧。2013年3月,他剛到第一天對方就給了他個“下馬威”。
“汽車要在海外取得生産資質,最核心的是對發動機油耗、排放等進行标定,而中東技術團隊認為這活兒隻有德國的博世工程師才能搞定。”王大法回憶,在他們的固有觀念裡,中國人是完成不了這種難度的标定,對他們充滿了不信任。
為了證明海馬技術的實力,王大法帶領團隊制定計劃,反複試驗,逐一攻克油耗、排放的标定難題,用實際行動向中東合作夥伴證明德國博世工程師能完成的工作,來自中國的工程師也能出色完成。
大法“村長”與海外駐地工程師合影
此外,王大法還多次邀請對方專家團隊到海馬汽車考察交流,他們對中國汽車制造的發展感到驚訝。
“沒想到中國制造的質量這麼好,應該讓更多人來看看。”考察中他們紛紛點贊“中國制造很棒!”經過雙方團隊頻繁的互訪交流和溝通,海馬和海外合作方建起了信任的橋梁,項目開展逐漸步入正軌。
“中國人工作守時、計劃性強、很勤奮……”衆多的努力和過硬的技術實力,海馬團隊最終赢得了海外夥伴的認可與點贊,而王大法也因為常年駐紮遠離城市的當地,獲得了“村長”名号。
03
降本增效提高适應性
助力海馬品牌馳騁中東
2017年,海馬KD出口銷量增長很快,如何在提升銷量的同時進一步降本增效成為海馬KD項目團隊面臨的新的課題。
為了最大限度節約零件生産包裝成本,王大法大刀闊斧改革,将包裝單元從20台改到60台,将以台套為單位的原始包裝方式改為标準箱的包裝方式……最終,S7車型裝櫃率提升了30%,包裝成本降低了50%,包裝成本從5500元/台降低至2550元/台,累計節約成本約1.5億元人民币。
作為技術“大拿”,王大法從KD項目立項之初,就組織研發和質量工程師,進行市場調研,根據本地人駕駛習慣,對汽車性能上進行改進,在當地開展上萬公裡的車輛适應性道路試驗。“比如他們喜歡全油門、開快車,我們結合當地油品質量,組織優化了車型ECU和TCU的控制策略,既滿足當地客戶動力性要求,也滿足法規對車輛的油耗和排放要求,提高了車型的适應性。”
“在當地街頭,汽車車型普遍比較老舊、技術比較落後。”王大法說,海馬汽車進入市場以來,對中東汽車業發展、人們用車生活帶來了新氣象,讓更多人認可了“中國制造”。
“在海外,我們能更深刻體會到‘品質海馬、中國符号’的含義。”王大法說,當他看到海外客戶為海馬車點贊時,開着他造的車馳騁高原時,自豪感油然而生,也理解了景柱董事長所說的“有品牌才有中國自信”的深意。
而他參與的S7車型,在中東地區的ISQI質量評價中獲得四星級,海馬福美來F7打破日韓壟斷斬獲菲律賓年度最佳MPV大獎,海馬汽車在用實績向世界證明展示了“中國制造”新形象。
04
與家人聚少離多 帶着品質海馬走天下
駐外的生活,聽起來風光,其實苦澀。
一個完整的KD項目落地往往需要一年時間,王大法一年最長8個月在國外,與家人聚少離多。有時出長差回來,才發現孩子長高了一大截。
有的駐外地路途遙遠,需要坐一天一夜的飛機才能到達,除了克服文化和語言差異的困難外,日常生活是困擾大家最大的問題。
“中東地區比中國時間晚4.5個小時,我起床時國内在上班,我下班時國内基本上已經睡覺了。”王大法開玩笑自己“打兩份工”,早上早起利用上班前的時間和國内夥伴溝通,上班後再和中東夥伴開會。
“在中東,做夢都想吃家裡的米飯。”王大法說,駐地住宿條件差,旁邊荒無人煙,當地物資匮乏,幾乎沒有蔬菜,大米生硬。因此,兄弟們每次回國,都像“搬家”一樣,香菇、大米、炒鍋,鍋碗瓢盆能帶皆帶。孤身在外,隻能靠一碗家鄉的米飯來緩解鄉愁。
今年年初,海馬8S啟動中東KD項目,目前已經完成前期的道路試驗,正在進行新車型生産線與設備驗收的。再過三個月,王大法又要帶着團隊啟程奔赴中東KD工廠。
“這次出國還沒跟家裡人講,怕老人擔心。”王大法說到這,眼圈紅了,有點哽咽,老母親身體不好,一直讓他揪心。妻子則惦記着他的眼睛, “法哥動過白内障手術,希望他在國外照顧好自己,堅持滴眼藥水,早點回來。”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自由貿易港建設,為海馬“新出海”提供了更多機遇。海南海馬汽車董事長盧國綱介紹,作為海南唯一擁有乘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的企業,10年的KD合作經曆讓海馬成為海南出口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海馬汽車将借助自貿港政策優勢,實現從産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品牌輸出的跨越。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走上去”……正是有了一個又一個王大法這樣堅忍擔當、埋頭苦幹的技術人才,海馬汽車才在海外獲得了更多認可,中國品牌汽車的國際化之路才能“越走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