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出現較早,甲骨文中就有,是會意字,左邊口,右邊夕。《說文解字》中說:名,自命也。從口從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說,傍晚太暗,看不清,所以人就用口說出名字,以使對方清楚。
人有名,事物也各有名稱,這樣萬事萬物才會區别開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
我們現在常常把名字相連而提,其實古代名和字是有區别的。一個人出生,就會有乳名,或叫小名、奶名,常由孩子父母給定,有人為圖小孩平安長壽好存活,還用石頭、狗蛋等命名。到了一定年齡,比如要上學,就要起個正式的大名,一般由地位高的或有學問的人給定,多取高雅吉利的字眼,如芝蘭、富貴、平樂等。貴族讀書人在正名之下再取别名,稱為字。字和名往往有一定的聯系,或相同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相反,如曾點字暫,有用典,有信仰,如王維字摩诘,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