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視角
《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還有百分之九十是誇張。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貴為中山靖王的後代;又被漢獻帝認為表叔;又是當年十八路諸侯中最寒酸但是的确存在的一路諸侯;還是後來漢獻帝衣帶诏的持有人。所以這些身份資本累加起來,再加上匡扶漢室的抱負,形成了一個巨大而光輝的人設扶保這劉皇叔成就事業。
但實際上在根據《三國志》邏輯,劉備真實的人格魅力和意志要遠遠高于《三國演義》裡的形象,而他的成功也比小說裡充滿了更多的偶然性。
首先劉備出身于幽州涿郡,也就是東漢的北境,邊疆地區與胡人交雜混居,這些地方出來的人都比較尚武。
所以東漢帝國一旦最終崩潰,最先獲益的都是這些邊境的武人。董卓、丁原、呂布這些人都是邊境上的武人。因為東漢帝國内部實際上百餘年沒有内部戰争,所有有打仗經驗的人都幾乎在北方邊境上。
所以一開局,第一批最能打的都是邊境上的出身的武将,比如董卓(别看電視劇裡是個大胖子,實際上膂力過人,騎在馬上可以左右開弓)、呂布、胡轸、華雄、李傕、郭汜,等等。後來随着戰争規模的擴大,中原的戰将人才才逐步呈現,以及後來的馬超,其實都是邊将出身,所以本質上劉關張能打,也是因為他們是北方邊境上的武人。
所以黃巾軍起義的時候,給了劉備一個機會。因為朝廷允許自己組織部曲參加戰鬥,事成以後可以加官進爵。從這個角度來講,他一開始的起步點實際上是和董卓是一樣的。隻不過因為身份的缺陷,他立刻就被董卓甩得無影無蹤。
所以劉備在這個階段組成了自己最核心的班底,在這一刻劉備就已經是老大了,雖然他的團隊很寒酸。
但是平叛後,朝廷賜予了他們官職的時候,漢靈帝又反悔了,各種找麻煩,下令把因為軍功上位的,要重新考核上崗。實際上就是變相再賣一遍官。劉備于是打督郵(官職不是人名),跑到好同學公孫瓒這裡。
公孫瓒有一個政策,徹底改變了劉備的命運。公孫瓒在自己的境内,任命了很多平民出身的人做官吏,這樣來維護自己的絕對權威。但是也是因為這個政策徹底改變了劉備,劉備因為有了平原令一職,有了自己的地盤。
但是好運接着來了,因為太史慈的一句謊言,他和當時在北方士族中最有名的孔融搭上了關系。
孔融被圍,自己又不會打仗,讓太史慈逃出去搬兵,結果誤打誤撞,太史慈跑到劉備那裡,說孔子的後人孔融跟你借兵解圍。
劉備都呆了,孔融那麼大的人物也知道我劉備?這麼大的面子,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點齊所部3000兵馬,借給太史慈去救孔融。孔融很快解圍了,救命之恩啊,所以孔融見人就說劉備仁義啊,有了孔融的背書,劉備的名聲越傳越廣。而公孫瓒看到自己的同學名氣比自己大了,這關系就不融洽了。
後來陶謙被曹操逼得走投無路了,孔融給陶謙介紹了劉備,劉備就被陶謙請來徐州看家護院了。
結果劉備不走了,在徐州發展成了1萬兵馬。後來我們也就知道了,一下子就得了徐州那麼大的一地盤,比曹操還牛逼呢。
但是曹操崛起之後,天下莫能當。哪個諸侯都打不過,比他地盤大的袁紹也打過,呂布也打不過,張繡打不過,劉表也害怕。所以丢了徐州的劉備,實際上就成了一直屢敗屢戰的雇傭軍的領袖。
由于隻有他敢直面曹操的兵鋒,所以他不停地被收容,替人家看場子,守着門戶,曹軍來了,劉備先接戰,但是劉備其實也打不過曹操,這家倒了,去投另一家。
一直逃到赤壁之戰,周瑜打敗了曹操,南北對峙。就在這種情況下,魯肅接任了周瑜,他建議孫權把南郡“借”給了劉備,讓他在江北替自己擋着曹操,萬一曹操來犯,至少還可以有個緩沖。但本質上在魯肅眼裡,劉備也就是在替東吳看大門。
但是自此,劉備終于有了相對穩住的根據地,然後又拿了益州,下了漢中。一下子就坐大了。
所以這一路實際上是曹操逼着劉備在做老大。劉備但凡服軟,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成為各路諸侯的座上賓。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