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曉安說教育
回想小時候上語文課,什麼時候最讓你害怕?
請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并背誦全文。
多少年來,一茬又一茬莘莘學子倒在了“背誦全文”這四個字上啊。為此,我們特意統計了最令人膽寒的9篇必背課文,快來一起回憶一下吧!
屈原的《離騷》、莊子的《逍遙遊》、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以它們久遠的年代榮登榜首。
同學們紛紛表示:上課隻眨了一下眼睛,就不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了。畢竟這三位先賢都是戰國時期的人,随随便便就離我們2370多年的光陰,人家所用的字我們見都沒見過,能成功念下來都不錯了,更不用說背誦全文了。
諸葛亮的《出師表》、韓愈的《師說》也在“難背榜”上排行靠前。
諸葛亮為匡扶漢室費勁了心血,為什麼還要讓現代學子也陪他嘔心瀝血一下呢;至于韓愈,好不容易曆史發展到了唐代,您一提倡古文運動,文言文一下子又變得難懂了啊!滿紙的“乎矣焉”讓人何從背起呢?
接下來到了現代文時間,朱自清的全系文章《春》《荷塘月色》《背影》都被送上了“難背榜”。不為别的就,就為朱先生那無處安放的“的”、“兒”,一不小心背錯了就前功盡棄呀!
排名第九的居然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按說這首長詩754字也是挺不好背的,但是今年夏天有人将《琵琶行》寫成了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讓許多學生感動得淚流滿面。
但是,雖然經過了數年的遺忘,相信任誰還是都能随口說出一句“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就是背誦的意義。背誦,将文化的精華留在我們心裡,一代一代傳播下去,形成了中華文明溫潤的底色。
那麼,已經經曆過這一切的家長們,又要如何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記憶力,将這份文化傳承下去呢?
第一、用音樂做輔助。對于比較枯燥又對小孩子沒吸引力的知識,不妨用音樂做輔助,像兒歌一樣播放給孩子聽,即使孩子的專注力并不在這個上面,單純當做背景音來播放的話,也會收到不錯的記憶效果。《二十四節氣歌》、《乘法口訣表》等,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
第二、用書寫做輔助。
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一個知識比較難理解時,不妨讓孩子多抄幾遍,自然就能記住了。
第三、帶領孩子複習。在童年時期,孩子的記憶力是很強的,但是遺忘也是非常快的。如果學習了新知識,家長不妨主動帶領孩子每天複習,即使背熟了之後也要做到每周複習,這樣才能真正把新知識吃透。
第四、帶領孩子開拓眼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孩子從書本上知道“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對他來說隻是一句詩而已。如果家長能帶孩子去海邊,真正看到澎湃的海浪和嶙峋的石壁,這句詩就會變成一個畫面,長久地留在孩子心裡。
第五、補足營養,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有些食物是可以加強記憶力的,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鲑魚、蛋類、花生醬、全麥制品等,都是很好的健腦食品。同時,也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休息大腦,才能夠擁有更好的記憶力。
以上就是可以提高孩子記憶力的一些方法。如果掌握了這些做法,相信孩子們在面對“背誦全文”時,一定不會像家長當年那麼難熬了吧!
關于提高孩子記憶力的方法,您有什麼想說的故事嗎?歡迎留言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