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原創,謝絕轉載
來源:樂亭故鄉人網站
有子曰:其為人者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未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試譯:如果某個人很孝順老人又兄弟間友愛,像這樣的人好犯上的,很少;不好犯上的人,從來沒有見過他作亂。堂堂君子應該緻力于這些基本涵養,這些涵養達到了,自然就順應了天道。孝老敬親,這個應該是“仁”的根本吧。
《論語》開篇,繼做學問的總則之後,就抛出了幾句。目的就是教人要孝道。而後諸篇,漸漸涉及到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整部論語的理論基礎,我感覺也是發轫于這個五倫,所謂忠、孝、悌、忍、善的關系準則。五倫同五常的對應關系應該是如下的:
君臣——義——忠
父子——仁——孝
夫妻——智——忍
兄弟——禮——悌
朋友——信——善
這裡,我對“忍”、“善”的對應内容,有點迷惑。感覺應該是“忍”是對應夫妻關系;“善”應該對應朋友關系。
有子比孔子小三四十歲,是論語裡的“三子”之一(即孔子、有子、曾子——我暫時沒看完,應該是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孔子的思想。但這個思想也是後來“打倒三家店”的主要罪責之一,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除了《學而》篇,論語的《顔淵》篇也有明确的關于五倫的論述: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句話的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其實,說白了,就是社會秩序、社會規則。孔子認為,應該從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準則,來構架這個社會關系的準則。封建社會幾千年來的曆史,也一直是遵循了這一準則。
我們可以看一段關于大孝之代表的“舜”的記載: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嚣,弟象傲。舜耕于曆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啥意思?就是說,舜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兄弟叫象的,一家三口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鬥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但是,類似舜的這種孝,和今天的法治社會還是有很大沖突的,所謂你不能助纣為孽——如此頑劣的一家子,如果不能用孝行來感化,那麼就應該用法律來約束。其實這一點在緊跟着下來的有子的一段話說明白了:“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說,你用孝實現不了的,必要的時候得用禮來約束——這裡所謂的“禮”,個人理解,除了道德的層面,應該是法治思想的萌芽了。
所以,大凡朝代的更叠,許多時候,都會拿老祖宗的這些論斷望文生義、斷章取義。論語中并沒有強調愚忠愚孝,它對“禮”的定義顯然更為寬泛。“打倒三家店”作為百貨店的佛家、作為藥店的道家都沒事,偏偏作為飯店的儒家倒黴……這些應該是值得後人警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