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類的知識在公共基礎知識中常見考察客觀題,一般考察直接記憶,理解性題目比較少見。出題人将教材中關鍵詞挖出來設置成選項。或者出判斷題。考察考生是否能準确記憶科技知識中的關鍵詞,如名稱地點意義等。要求考生熟悉理科基礎知識,同時與時俱進了解前沿科技知識。新知識和基礎知識結合的考點往往能成為考試的熱門,如垃圾分類。
有同學認為這種考察方式很簡單,其實不然。他們本身的類别比較多,考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腦子就已經一片混亂了,出現了題目更是傻傻分不清楚,給做題帶來很大的困擾。學習科技知識需要找準熱門,找準幹擾性的知識,厚積薄發。
垃圾分類,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标準将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争物盡其用。
2019年6月25日,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将入法。上海成為第一個中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現在垃圾分類重新命名了,分别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上海叫幹垃圾),廚餘垃圾(上海叫濕垃圾),有害垃圾。
一、可回收物
包括廢玻璃,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大件家具垃圾等。
二、其他垃圾(上海叫幹垃圾)
包括受污染的紙(比如有血污的紙,衛生間的紙。易錯點),碎陶瓷碎渣土。大棒骨頭難降解,也屬于此類。現在我們常用的5号和7号電池都屬于無汞或低汞電池,已無有害重金屬,用完後可以随生活垃圾一起丢棄,可直接作為幹垃圾處理。
三、廚餘垃圾(上海叫濕垃圾)
剩飯剩菜是主要的,當肥料用。雞骨頭屬于此類,要區别于大棒骨(易錯點)。
四、有害垃圾
包括含重金屬較多的廢舊電池、廢舊燈管,藥品,化妝品。
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以上就是有關垃圾分類的幾個熱門考察點。同學們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首先要分清楚類别,在對比幹擾性知識點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