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生于公元1037年的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今天的四川省眉山市人。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有道家風範。
蘇轼畫像
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文縱橫恣肆,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和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
那麼如此高能的蘇大咖是如何練就的呢?自幼聰明好學的蘇轼年輕時,仗着自己聰明機敏,又常被人誇獎,便漸漸地驕傲了起來。
相傳,有一年春節,他作了一副春聯貼在門上。上聯是:識遍天下字;下聯是:讀盡人間書。這字裡行間中無不透着一股“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氣。如此一來,便引得過往路人議論紛紛,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他海口誇得太大了。
黃庭堅畫像
不久後,一位白發老者登門拜訪,老人見了蘇轼後便說道:“你好,蘇大才子,聽說你學問蓋世無雙,老朽特來請教。”蘇轼見這麼大歲數的人都找他問問題,心中自是十分得意。
出于尊敬,他為老者讓了座,問道:“老先生可有什麼疑難?”再看這位老者,沒有說話,笑盈盈捧過一本書來。蘇轼接過來後,翻開第一頁,頭一行就讀不下去了。為什麼呢?有兩個字不認識。
緊接着,蘇轼越往下看,生字越多于是,臉上開始紅一陣、白一陣,不一會腦門上開始冒汗了。
老人看到這幅情景後便問道:“你好,蘇大才子,你這是怎麼啦,這些字連蘇大才子也不認識呀?”說完含着深意似的笑盈盈地離開了,而此時的蘇轼好似呆若木雞,都忘了要送客。
對聯字畫
緩過神後才恍然大悟,趕忙去改寫了貼在門上春聯。改寫後的春聯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驕傲的心态便是他無知的開始啦!為人可以争取第一,但不可有自己就是第一的心态啦。
進士及第為官後的蘇轼雖然不再有狂傲之氣,但多少還是有些自負啦。話說,有一天,大學士蘇轼同志前去拜見時任宰相的王安石,可巧王安石不在,但見其書案上鋪了一張紙,紙上寫了兩句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王安石畫像
蘇轼看後,暗笑王安石胡說八道,菊花謝了隻會枯萎,哪裡會落呢?于是就在後面續寫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随後便不屑地走了,王安石回來後看到紙上被人加了兩句話,一看字體和内容便知是蘇轼所為,微微的笑一下。
不久,蘇轼因案件牽連,王安石把蘇轼貶任黃州,還親自給蘇轼送行,同時出了三個句子讓蘇轼對。第一句是“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那一年閏八月,正月和臘月都有立春。
第二句是“七裡山塘,行到半塘三裡半”。出蘇州金阊門至虎丘,這一段路叫做山塘,約有七裡,中間有一個叫半塘的地方,蘇轼不久前曾路過此地。
第三句是“鐵甕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江蘇鎮江古名鐵甕城,有金山、銀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蘇轼也遊覽過。雖然是大才子,可一時也對不出來。
蘇轼詞
王安石笑着說道:“不必急着對,等你從黃州回來後再對不遲。”赴任黃州的蘇轼因閑來無事,生性豁達的他在公務之餘,為了貼補生計,便帶領家人開墾了一塊城東的坡地,“東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此時起的。
這一年,黃州的重陽節前後一連刮了幾天風,蘇轼到後園去,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這裡的菊花跟别處的不一樣,花瓣落了一地,枝上卻一朵沒有。
此時,他才知道自己見識少,還嘲笑别人,也明白了王安石讓他來黃州的用意。後來,蘇東坡被調回京師,在途中遊覽了一個叫九溪蠻洞的地方,觸動靈感,對出了三聯中的一聯。
王安石的上聯是:七裡山塘,行到半塘三裡半;蘇轼的下聯是: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蘇轼塑像
哈哈,轶事,轶事啦!不足為信,可這轶事中的某些深意卻是真意啦!
東坡轶事
軒轅
狂言識遍天下字,
妄語讀盡人間書。
始見黃花滿地落,
覺知萬物各自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