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傳感器PIR(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是智能家居中重要的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是通過探測來自環境的人體或動物紅外輻射,來判斷防區是否有人或動物,常用于智能家居中用于判斷是否有人經過,或在智能安防中用于判斷是否有可疑人員侵入防區。
各種人體(紅外線)傳感器
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工作原理(紅外線)傳感器的核心原件是熱釋電傳感器,熱釋電傳感器受紅外線照射後,會産生熱釋電,經過放大器放大後,就可以輸出電壓變化。
熱釋電傳感器
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工作原理
熱釋電傳感器不能探測恒定的紅外輻射,因此在熱釋電傳感器上增加了一個菲涅爾透鏡,菲涅爾透鏡除了能起到凸透鏡的彙聚作用外,還能通過折射作用在感應區(防區)中形成明區(下圖紅色部分),暗區(下圖白色部分),當入侵者穿過明區、暗區時,熱釋電傳感器就可以檢測到入侵。
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工作原理
下圖是小米人體傳感器結構圖,主要包括三部分:光學系統(菲涅爾透鏡)、熱釋電傳感器(或稱為紅外傳感器)及報警控制電路。
小米人體傳感器結構圖
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分類紅外線傳感器按紅外線接收方式,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
主動式紅外線傳感器,包括一個安裝有紅外線發光二極管的投光器發射紅外線,和一個安裝有熱釋電傳感器的受光器,當投光器發出的紅外線被遮斷,紅外線傳感器就會報警。
被動式紅外線傳感器隻有一個安裝有熱釋電傳感器的探頭,隻是被動式地接收入侵者的紅外線。智能家居中使用的人體(紅外線)傳感器主要是被動式紅外線傳感器。
根據感應區(防區)的範圍,可以分為:廣角式和幕簾式
廣角式紅外線傳感器能夠探測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很大範圍,通常水平方向約110度、7-8米的範圍,垂直方向也有這樣的範圍,部分型号因形狀的原因,垂直範圍略小。
廣角式紅外線傳感器
幕簾式紅外線傳感器通過形狀和菲涅爾透鏡來約束感應區,使其防區約束成一個很薄的扇形,通常用于門窗防護。
幕簾式紅外線傳感器
廣角式和幕簾式
紅外線傳感器安裝1、注意傳感器安裝角度
通過調整垂直、水平視角,使感應範圍符合要求,避免寵物闖入防區,造成誤報。
安裝角度
2、避開幹擾源(熱源)
自然界有很多發熱設備和動物會幹擾紅外線傳感器,因此傳感器不能對準加熱器、空調出風口管道、強光源、太陽以及陽光直射的門窗。
3、避免遮擋
紅外線是一種光線,會受到不透明物體遮擋,因此防區内不得有高大的遮擋物。
人體(紅外線)傳感器的缺點1、對靜止的人(動物)無法探測
因為傳感器不能探測恒定的紅外輻射,因此當一個人(動物)禁止的待在防區内,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就無法探測并報警。
對靜止的人(動物)無法探測
曾有朋友在衛生間安裝了一個紅外線開關,原以為隻要人在衛生間,燈就不會滅,實際上,一會燈就滅了,他不得不隔一會就得揮揮手。
2、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在不同方向靈敏度不同
由于熱釋電傳感器不能探測恒定的紅外輻射,如果入侵者徑向靠近傳感器,因為入侵者可能一直處于明區或暗區,此時傳感器靈敏度會比較低。
人體(紅外線)傳感器在不同方向靈敏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