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時間,也是看評分相對比較高,然後對商業感興趣,看看在古代(劇中是清朝)牛人們是如何創業的,首先分紅我get到了,就是現在股票裡的股息、分紅,我們用錢投票,讓上市公司拿着我們的錢去投資,一年後盤算好利潤多少,按所占的股份來分紅。劇中叫相與,現在可能叫“韭菜”了……
總共45集,按我倍數看片的尿性,我在想還不2-3天刷刷看完,後來發現前半段還真不能快進,很多彈幕說得好,對劇情都有很精妙的解釋,比如說最早的股份制、最早的分期付款,最早的“南水北調”,最早的銀行雛形(彙通天下),茶路、絲路這些,蒙古的牛羊用物物交換,把南方的絲綢、帽子、金銀首飾、鍋碗瓢盆等等販到蒙古草原還有俄羅斯,并且根據地圖還準備開幾個分号,分布式連鎖商号。(據說巅峰時期喬家一家的生意利潤抵得上清朝1/7的國家GDP)
最後現實中所幸喬家大院是保留了下來,并且供後人瞻仰,成為風景區,如果有打算去實地觀摩,那這部劇能更好的帶你理解當時喬東家的雄心壯志和偉大宏圖。片中我個人認為喬緻庸最高光的3個時刻是這樣:(其他的真不能看~)
1、高粱霸盤(壟斷)解圍,這個我不奇怪,主角光環嘛,不解圍就全劇終了。我沒想到的是喬緻庸摒棄前嫌,跟死對頭達盛昌握手言和,這個就是陽謀了,導緻達盛昌不得不光明正大地送喬一塊牌匾,告知各位相與兩家已經和好,不然自己達盛昌就是“小人”了,名聲壞了生意也就黃了,倒賣信息差反将一軍,把高價收購的高粱和糧草,反手做空一股腦的低吸高抛,關鍵經過馬荀的提醒,高粱沒有全賣,手下留情,沒給達盛昌造成擠兌,反而第二年因高粱欠收又賺一筆)
2、用四哥的棉皮子,路邊乞丐堆裡撿漏,換了張大清皇輿一覽圖,這個也是後半段劇情也是喬緻庸後半段人生的一個縮影,他将要以此為據,走南闖北,由東向西,穿越大半個中國。
3、蒙古之行以物易物。不僅把鍋碗瓢盆、絲綢衣帽販賣到蒙古乃至俄羅斯,還把3000馬匹給運了回來,賣了個好價錢,隻有中間商賺差價。印象裡第二次好像遭遇變故,但最終運籌帷幄,不僅高瑞的絲織品按時抵達,還有馬荀的賣掉馬匹換來的銀車也前後腳到,以及自己還在茶農這邊,重新走通茶路,多線開花,哪哪都賺。在我們理解的是賺錢,在他理解的應該是讓貨物更好地流通,到達更需要的人們手中,自己也就是個中間商,順道賺錢罷了,隻不過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全國第一。
當然咯,除去這3個高光時刻,就我整個看下來,感覺評分有點虛高。盡信書不如無書,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我不是對陳建斌飾演的喬東家有抵觸,而是劇情在後半段寫得很擰巴,演員也不知道怎麼演,很多線索也就斷了,不重要的線索反而一直在吊着胃口,實際上觀衆哪怕是當事人早就猜出來了,對,我說的就是恩人那條線,用時太長,反而更應該寫的老丈人陸大可撈的個晚年節操不保,最後幾兩紋銀的薄皮棺材和壽衣就讓其撒手人寰了,導緻就很割裂,你想寫他重情重義,理想主義,但另一方面偏要把渣男本渣、背信忘義顯露無疑。
幾次大的人生轉折都是靠着家人、朋友幫忙度過,第一次給山賊劉黑七磕頭是為了救全家人,最後一次撈劉黑七的屍首明顯不是一個正常人或者說你都是商業巨子了的日常操作,是個腦子的人都不敢冒天下大不違去半夜撈人,導緻後面越看越氣,人物直接“降智”處理,所以後半段你看陳建斌去演繹的時候非常的割裂,怎麼演都是被觀衆罵,因為這些操作明明很反智,跟前面讓人振奮人心、商業傳奇的劇情裡的喬東家相比,根本就是2個人嘛。(前期我還挺喜歡大哭大鬧、鞋子忘穿、給人磕頭的場景,但演到40多集還是這樣演就有問題了,等于明着告訴觀衆人物沒成長)
我好喜歡網友的總結:對孫茂才過于苛責,對理想過于迂腐(尤其是結尾的幾集太氣人了),對陸玉涵談不上愛,對江雪瑛談不上負責,對經商談不上盡職,對自己卻足夠任性縱容。為了感動自己而讓身邊人不斷為他擦屁股的一生。
下面談及孫茂才,有的說是平台的力量,跟孫茂才其實沒多大關系,是平台給了孫一切,而不是孫讓整個喬家的平台更上一層樓,不要搞錯主次關系。這個是有一部分道理的,因為喬緻庸和劇中的反派崔鳴十都是這樣理解的,是喬家給了你一切,否則你孫茂才什麼都不是。
開始的孫茂才确實是喬緻庸的左膀右臂,出謀劃策有個商量的人,直到後面喬緻庸非要做票彙生意,因為是跟官府合作,這個就跟現在的上市公司一個道理,如果賣的東西是國家管控的,發牌照給你經營,其實稍微有點商業常識的都知道這事等于上有頂,下沒有底,就跟為什麼彈幕裡說怎麼官府自己不運輸銀車上繳國家,因為路上遭遇事故責罰的是他們自己,但如果喬緻庸攬下了這個差事,好處可以分大家一部分,壞處全他兜底,路上哪怕是派兵保護都願意,反正出了事有商人喬緻庸賠償。
這些當然有曆史的局限性,本來當時大清就江河日下了,連公職人員都考慮撈多撈少的問題,喬的割裂在于一方面因劉黑七加入的太平軍有關聯,一方面又堅定不移的支持清政府(國都沒了還要商鋪幹嘛,也因為如此大賺了一筆),而孫茂才旁觀者清,恰恰就是看到這點,才退出幕後,以至于後來為了能配得上大嫂,想要匹配對應的身價,到頭來一場空,屬于是個悲劇人物。(圖啥?!)
再說到陸玉涵,全片很出彩的一個人物,但我感覺比江雪瑛出場都要低,關鍵詞江雪瑛之所以後期能量那麼大也僅是因為繼承豪門财富,成了當初最恨銀子但又擁有最多銀子的苦命人。陸玉涵其實跟陸大可都是悲劇人物,但絕逼都是劇中感覺高光明顯在喬緻庸之上的人物,但從頭到尾,我隻看到一個愛到卑微裡的女人和一個護女狂魔的老父親、老丈人。
後半段但凡露臉的場景,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跑去老父親家裡要銀子救自己的丈夫,其實你越這樣寫,越對不起筆下的這個人物,你把喬緻庸寫的有多了不起或者有多沒良心,反襯的就是陸玉涵和陸大可有多麼的卑微,多麼的無腦,本來有人格可以塑造,到最後成了工具人,也是悲劇人物啊~(圖啥?!)
再一個江雪瑛,更不用說,前半生跟喬緻庸有多如膠似漆,青梅竹馬,後半生就有多愛之深恨之切,自己得不到的,毀掉也比别人得到要好。江的後半生是建立在霍霍何家整個基業的基礎上(這也是bug,那麼大家産,喬家有一大家子,難道何家就沒有麼)。
最大的悲哀在于最需要銀子的時候家裡一窮二白,在最不需要銀子的時候,銀庫裡遍地金山銀山。得到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自己的心上人,不僅沒得到還差點親自毀掉。(圖啥?!)
還有幾處bug沒有填坑,也是我比較介意的:
1、崔鳴十被鐵信石所殺,現場明明是有目擊證人的,後續像個沒事人一樣。或者你台詞提一句,崔鳴十咎由自取,暗中已經打點好了就說因意外緻死。
2、陸大可,山西第一“摳”,到死都還是扣到自己的棺材本上,就這樣的人物,為了女兒,為了女兒愛着的那個女婿,傾家蕩産不說,自己也賣了老命,但最終連個上香、連個哭喪、連個紀念的鏡頭都略過,好歹也是湊資200w救了喬緻庸。跟300w的無名氏有那麼大差别嗎?明明這個可以拍,而且好處多多,我實在不理解腦回路。
3、關于江雪瑛小姐嫁到榆次何家以後,終于掌了何家的大權,和翠兒一起去何家的銀庫看自己家有多少銀子時,燈籠山寫的是“常”,而且後續好幾處“常”的燈籠有出現,不知為何。
4、少年之約,本來是要交給大嫂的兒子景泰,這段劇情也忽略,後續就順理成章地把整個喬家帶到坑裡去了(嫂子聽信孫茂才主意,最後反被喬緻庸拉到祖上祠堂跪下教做人,隻體現一部分)以及外甥元楚後續故事,明明能夠寫可能是忘記了吧,但卻寫了中狀元和留洋的侄子景泰,感覺像是被支走一樣。
5、其他,這些都是小問題,不影響整個劇情走向,比如陸玉菡送給将血液的白色皮襖,後面自己又穿身上了(當然你可以說喬緻庸買了2套)。比如高瑞1個人趕3000匹馬,而且是幾百公裡,路上還有匪幫,劇情裡提了句高瑞以前是趕馬的夥計,但這樣設計我隻能說喬緻庸你心真大,即便虧損也為要鍛煉高瑞。比如後續每年150兩的分期付款,也是一筆帶過,按照我們分析上市公司,每年的盈利是多少,每股盈利多少,然後業務還萎縮,這裡我倒是希望能夠多多交代喬家怎麼度過難關,但結尾時長太短,塞不下内容。後續慈禧逃難的那裡,劇情急轉直下,像是時間線收束,都排到44-45集了,那就大結局吧。
不過U1S1,就是再不濟(導演胡玫也承認時間有點趕,劇情有多處不合理),也不能否定喬東家和喬家大院在特定時期的特殊貢獻,前半段看的我真的是會心一笑,真的是神預言,好多現代上市公司在做的,遠在清朝的喬東家早就玩的666……這也是我看《喬家大院》最大的欣慰了~對大家的友情提醒就是不要抱太大期待,當做“考古”來看,劇中有很多場景都會會心一笑,比如說給清政府分期付款這事,就給我整笑岔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