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崇明鄉村田野間度過童年、在上海市區工作的上海90後,20多年來,我伴随着上海發展巨變長大成人。回想自己的童年回憶,除了在田間撒野的零散記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爺爺奶奶口中的鄉野傳說。
崇明家門口的田野和施肥的農民。施佳宇 圖
“協隆鎮建于1920年,坐落于育德村東首,倉房港西岸,距草棚鎮2.5公裡。1911年僅有路頭小店兩家,初名太平鎮,1920年5月蔡茂智建造樓房,開設同德藥店,改稱為協隆鎮。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比較興隆。鎮上會經常舉行廟會等民俗活動。1954年農曆12月23日深夜該鎮失火成災,鎮上21戶人家全被燒毀。1958年倉房港拓寬,部分市房拆遷,市面比以前縮小了許多。”
協隆鎮現貌。施海兵 圖
這是網上對我自小長大的崇明小鎮僅有的可查到的描述,查自百度百科。我出生後,小鎮早已走向沒落。現存的印象是,鎮上三人合辦的合作社(賣日用品的店),還有一家上世紀80年代風格的百貨用品店、一家理發店、一家縫紉店和一家米店。但祖輩的描述總能讓這個小鎮的形象蒙上神秘色彩。我和其他村的老人談論到我家住址,說什麼村幾号,老人一般沒什麼概念,但隻要說是協隆鎮附近的,老人立馬就知道方位,足見當時小鎮的繁盛程度。
協隆鎮現存的縫紉店已關門。施海兵 圖
我從爺爺的描述得知,在爺爺小時候,小鎮是當時這片區域最繁盛的中心,能人異士雲結于鎮上,那裡更是各路消息傳播的信息中心,藥店、百貨店、理發店一應俱全,同時清明前會定時舉辦盛大的民俗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場面非常宏大。
除了信仰神明,保一方平安,民間還流傳着各式各樣的奇聞異事。中國廣大農村各種“小庵小廟”供奉的神祇,主要包括中國本土固有的天神(如玉皇大帝)、地祇(如土地爺)、人鬼(如祖先和聖賢)、物靈(如蛇精、樹靈),還有部分佛、道教神靈的普化形式,共約五大類。而我所聞所見的奇聞異事,也都可大緻歸入這五大類。
理發店成為了老人理發聊天的場所。 施海兵 圖
天神信仰
在崇明鄉下,每逢家庭有重大事件發生,如成家、喬遷或長輩離世,都要舉辦“拜太平佛”儀式。包括天地三界和16位神佛,分别為壽星本命、家堂神、無趣性、文曲星、東廚司命、百無禁忌、聖帝真神、玉皇上帝、觀音大士、本縣城隍、當方土地、太乙真神、宅神、值年太歲、太白金星、紫微星君(婚)或太上老君(喪)。長輩會将神佛寫在紅紙上,配上水果點心祭拜,祈求家庭和睦平安。
家中爺爺保存的拜太平佛神仙名錄。施海兵 圖
小年夜,家裡大掃除辭舊迎新,每家每戶到了傍晚,都會将家裡清除的垃圾集中起來輔以稻草焚燒,有燒去舊年的不如意、辭舊迎新之意,同時也是讓天上的玉皇大帝看到人間燃起的一簇簇火堆,看到人間煙火繁盛的那一面。
地祇信仰
從爺爺口中得知,舊時小鎮上都要祭祀猛将神。曆史文獻記載是驅蝗神,清代官府也把它作為“驅蝗正神”列入祀典。爺爺小時候,每逢民俗廟會,都會有法師将銅鑼用鈎子直接勾入手臂上的肉裡,敲打銅鑼領路,有壯漢擡着猛将神像在後邊跟着,走遍附近村落的田埂,祈求風調雨順。驅蝗神是一位頗具特色的地方神。農民祈求他驅除農作物的病蟲害,風調雨順;漁民祈求捕魚安全,豐收;蠶農祈求蠶花茂盛。在民衆心目中,他是一位熱心為民、有求必應,而又可親可近的地方保護神。
這些線索也僅來自爺爺兒時的回憶和考證,現今這些傳統儀式早已失傳。
小鎮上祭祀的猛将神應該就是驅蝗神劉猛将軍。圖片來自網絡
人鬼信仰
崇明喪禮儀式複雜隆重,死者去世三天大殓,大殓之後做七。傳說做七的時候,死者會回來家中看一下生前的家人,每七天做七一次,直至做到七七。來年祭日、清明、過年均要擺魚肉、豆腐、青菜、黃酒和糕點,燒紙錢祭祀先人,并向先人告知家庭近況祈求先人庇佑。
據家裡長輩傳言,附近鄰居家有位五歲小女孩,家裡祭祖時突然手腳抽搐口吐白沫,家人十分着急,女孩不久後恢複神色,稱自己見到很多白發老人在家裡吃飯。後續每逢家中祭祀,女孩都發生如此反應。往後家中每逢祭祀便将其寄養在别人家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
諸如此類傳言,另有托夢、附體等傳說,在鄉間流轉甚廣。人們願意相信祖先去世之後依然與現實有所聯系,這或是一種對先人的敬畏,或是反映情感延續的緬懷。
物靈信仰
久居一地的農業文明,使人們與周遭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形成相依為命的關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紐帶。傳統的農業文明依賴天氣、土地和動物,萬物皆有靈,長久的依賴關系使得人們對身邊周遭産生敬畏感。這裡的人們相信果樹有靈,經常也有因擅自砍伐或砍傷果樹導緻家庭成員身體不适的傳言。因而,在冬至日到來之前,人們一般不去修剪或砍伐樹齡很長的果樹。
崇明人家中種植的梨樹和橘子樹園。施佳宇 圖
我從小到大還聽到過很多關于蛇的傳說。人們認為蛇是很有靈性的,比如,夢到蛇會發财,家裡有蛇不能驅趕,蛇可以鎮宅保一方平安。爺爺有一位自小一起長大的老表,一家依然居住在老式單層磚瓦房中。據他說,夜晚經常可以聽到蛇纏繞在房梁的窸窣聲,看到蛇脫去的如手臂粗細的蛇皮。不過這條蛇從沒幹擾或直接進入老兩口的生活。老兩口相信此蛇是鎮宅之靈,且他們也無力翻修房屋,便一直沒有處理此事。
人們認為,在祭祀的時候,看到蛇,蝴蝶往家裡跑等,是去世之人的化身,因而不會去動它們。出現蛇的地方,似乎總能因此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爺爺老表家的老宅。施佳宇 圖
佛道信仰
崇明島上還有壽安寺、廣福寺、寒山寺等佛教寺廟,香火一直很旺。相比之下,民間的習俗、信仰則面臨失傳。
相比中老年人的熱情高漲,改革開放之後出生的新生代群體,對民間傳統活動趨向淡漠。在傳統的婚禮、喬遷和祭祀儀式中,老法裡有相當多的規矩和寓意,現隻有老一輩人還會講究這些禮數。
崇明壽安寺内景。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圖
由于年輕人受到新觀念的沖擊,加上時代精神的變化,老人也不願将這些或被認為“迷信”的東西傳承給年輕人,很多文化習俗都可能徹底消失。這些在長久農業文明的基礎上形成的民間信仰,至少值得受到關注和記錄研究。
結語
崇明民間信仰反映了基層民衆的心理需求和呼聲。人們根據各自的需求,找到相應的神明。盡管他們的願望不一定總能得到滿足,但或多或少緩解了心理的緊張,并給生活帶來希望。然而這些現在隻存在于最後一代老人的腦海裡,我也僅能憑兒時記憶拼湊出零碎的鄉野故事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