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來,天氣轉涼,空氣中的水分含量下降,暴露部位水分容易丢失,同時人體新陳代謝逐漸減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減退,使皮膚表面上的水分和油分也跟着減少,皮膚變得幹燥。
濕疹是秋季常見的皮膚病,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濕疹帶來的困擾。下面,我們就請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晉紅中教授重點來談談“濕疹”的話題,了解一下濕疹的相關知識。
濕疹跟濕氣有關系嗎?
晉紅中:濕疹在臨床上是指一大類疾病,它是嚴重的過敏性皮膚疾病。而濕氣一般是指人體内濕氣比較重。濕氣跟濕疹沒有必然聯系,當然,濕疹患者如果經常碰水,可能加重濕疹的病情。
濕疹在夏天多發,是因為夏天氣溫高、濕度大,過敏原比較多,過敏體質的人很容易因花粉、灰塵等引起濕疹。濕疹在秋季也多發,則是因為夏秋之交季節變換、冷熱交替,再加上秋季經常下雨,容易導緻濕疹的複發。
濕疹病因複雜,常常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主要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比如本身皮膚就屬于易過敏的;或本身就存在系統疾病,像胃腸功能不好;或平時精神過于緊張、失眠等。二是外在原因引起的,比如生活環境、天氣的變化;或飲食上不注意;或因各種動物的皮毛、化學物品的刺激等。
盡管濕疹在夏、秋季比較容易多發,可如果它一旦形成慢性的遷延,那麼在冬天它同樣會出現。冬天發生的叫幹性濕疹,因為冬天空氣比較幹燥,皮膚因油脂分泌少,容易缺乏水分,所以就會在小腿部位出現幹燥、脫屑、裂紋,以及明顯瘙癢;在手和足部還會出現角化皲裂。
濕疹除了皮膚表面會起疹子、
越撓越癢外,還有哪些表現?
晉紅中:濕疹是由多種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皮膚炎症反應。按皮損表現,濕疹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有滲出傾向,慢性期則非常幹燥、粗厚。皮損多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複發作等特點。具體來說:
1.急性濕疹: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疱、膿痂、毛囊炎、疖等。好發于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部位,多對稱發布,且瘙癢劇烈。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疱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複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瘙癢劇烈。常見于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複發,經久不愈。
如何緩解濕疹症狀?
晉紅中:根據皮損情況,可選用适當劑型和藥物進行外用治療:
急性濕疹,局部應用生理鹽水、3%硼酸溶液濕敷,或外用爐甘石洗劑收斂、保護。
亞急性、慢性濕疹,應用合适的糖皮質激素霜劑、焦油類制劑或免疫調節劑,繼發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劑。
當然,對濕疹的處理也不是這麼簡單的,除了前面這些外用治療方法,可能還要考慮要不要系統治療,口服一些抗組胺藥物或者免疫調節藥物等,這種手段相對來說比較局限。
還有一種濕疹是泛發的全身性的,這種全身性濕疹可能不僅僅是皮膚的問題,患者應該到醫院做一些常規的檢測,看看肝腎功能、血常規、免疫方面有沒有什麼問題,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對症處理。
濕疹一定是要根據不同的病症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而且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濕疹一旦遷延幾年之後,就會越來越嚴重,再治療就非常難了。
患了濕疹自我“治療”,
有何弊端?
晉紅中:引發濕疹的原因比較複雜,除了患者自身可能由于遺傳造成過敏性體質這個主要原因外,還有很多外在的誘發因素。建議患者先到醫院就診,若可能明确發病原因,最好先找到緻病因素,然後對症處理。另外,如果可以明确外部的誘發因素,就可以規避它,從而預防濕疹的發生。
急性濕疹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會轉為亞急性濕疹或慢性濕疹,病情經常反複,濕疹就會越來越嚴重,治愈的難度也會增加。曾經碰到過這樣的患者:之前,他已患慢性濕疹,沒有及時到醫院治療,僅在瘙癢難耐時用熱水燙患處止癢,暫時止癢後還認為自己的“治療”有效,結果濕疹越來越嚴重,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到醫院求助,這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從而導緻濕疹遷延不愈。因此,再次強調,濕疹的早期關注和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濕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應注意些什麼?
晉紅中:第一,到醫院檢查,分清是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還是慢性濕疹,及早對症治療。
第二,我們要養成良好的休息和生活習慣,比如按時睡覺(最好在晚上11:00前睡覺),不要熬夜,因為熬夜會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而濕疹容易欺負免疫力低下的人。
第三,飲食方面,忌食辛辣和羊肉、海鮮、酒等,少食韭菜、茴香等食物。
第四,盡量少接觸堿性的洗滌用品,避免熱水的反複刺激。
有人會把濕疹當成手足癬病,
二者如何區分?
晉紅中:手足癬病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皮膚病,皮膚患處會出現水疱和持續的瘙癢。這些症狀和濕疹比較類似,因此很多患者容易将手足癬病和濕疹混淆。其實,手足癬病和濕疹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皮膚疾病,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區分:
1.緻病原因。手足癬是由緻病性真菌引起的。常見的緻病菌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而濕疹病因複雜,常為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常見的引起濕疹的原因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等内因以及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
2.臨床症狀。手足癬病患者會出現針頭大小的水疱。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患處瘙癢。水疱幹後脫屑并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較清楚。而濕疹患者會出現丘疹、疱疹和水疱,它們會逐漸向周圍散開,境界不清,彌漫性,有滲出傾向。
3.真菌鏡檢。手足癬病和濕疹可以通過真菌鏡檢來确診。手足癬病真菌鏡檢呈陽性,濕疹的真菌鏡檢呈陰性。
4.治療方法。手足癬病的治療相對于濕疹的治療更容易一些。通過使用抗真菌藥物,手足癬病可以治愈,也會複發。濕疹的病因很複雜,不同的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隻有搞清楚濕疹的緻病原因,經過針對性治療,患者才能康複,而且濕疹通常容易複發。
(本文根據直播内容整理)
醫者名片
晉紅中,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協和醫學院皮膚性病學系主任。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疑難危重和罕見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科帶頭人,中國罕見病聯盟皮膚罕見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病理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會長。《中華變态反應和免疫學雜志》副主編、《中國臨床醫生雜志》副主編。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健康大家談”簡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充分發揮專家的技術支持作用,為人民群衆提供科學的健康科普知識,2020年初,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向社會公布了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名單。為動員專家積極參與科普活動,形成系列品牌,專家庫管理辦公室将開展“健康大家談——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系列直播活動”,由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台具體實施,力争聚合國家級專家資源,打造精品科普欄目,并通過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矩陣進行推廣,擴大權威科普内容傳播。
策劃:王俊聰 方彤
文字:陸奕敏
編輯:陸奕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