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海,簡稱“滬”或“申”是我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同時也是作為長三角經濟中心的核心城市,其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約在約6000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那麼作為一座曆史悠久的著名城市也有着屬于它自己标志性的美食,今天就來簡單探索一下傳統的“滬”上美食有哪些?
一:生煎、簡單來說就是用半發酵的面包餡,排放平底鍋内,用油煎,噴水若幹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
二:陽春面、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曆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隐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
三:蟹殼黃、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竈(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
四:上海梨膏糖、主要利用純白砂糖、杏仁、川貝、半夏、茯苓等十多種藥材磨成粉,經過嚴格的配比熬制而成的上海特色傳統名店,是集不膩不粘、芳香可口、甜松而酥等口感于一體,并具有顯著的療效而在國内外享有盛名的上海著名傳統糕點。
五:八寶鴨、主要是用帶骨鴨開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裡,封以玻璃紙蒸熟,鴨形豐腴飽滿,原汁突出,出籠時再澆上用蒸鴨原鹵調制的蝦仁和青豆,滿堂皆香。
六:蔥油拌面、以面條、食用油、黃瓜絲、蔥、姜、鹽、雞精、醬油、白糖、料酒、桂皮、大料作為食材制作而成的家常美食。通常是将煮熟的面條放上蔥油一起拌着吃。
七: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攪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将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
八:桂花糕、據說梅花糕起源于清朝,到清朝時發展為最具江南特色的小吃。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見其形似梅花,色澤誘人,入口甜而不膩,勝過宮内的一衆糕點,便賜名為梅花糕。随着時代的變遷,現在的梅花糕在傳統的基礎上做了改良,口味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如果遇到了可以嘗一下。
九:上海熏魚、食品的煙熏處理技術最早出于防腐的目的,常用于魚類、肉制品的加工中,有着悠久的曆史。随着冷藏技術的發展,防腐已不再成為煙熏技術的主要目的,它使産品具有輕淡的煙熏味而變得風味獨特。
十:上海紅燒肉、是由五花肉、醬油、酒、糖等材料制作而成。這道菜能體現出濃油赤醬的特色,靠火候功夫,可以做出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鹹的味道來。
以上便是我介紹的十種上海美食,它們每一道都别具一番風味,有些菜甚至能夠勾起許許多多老上海人心中的童年回憶,聽了我的介紹,不知道在座的你們是否也對它們感興趣,在此筆者也十分推薦朋友們到上海遊玩,去品嘗這些美食。
最後,筆者碼字不易,希望大家能夠給我點點贊和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