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本人立場,杠精勿擾。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現在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将至,幽思懷古,今天便分享一首《漁父》。 |
|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内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诽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标志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并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産生了深遠影響。 |
程十發《漁父》 |
傅抱石《漁父圖》 |
範曾《屈原和漁父》 |
溥儒《楚大夫屈原像》 |
趙麟《漁父圖》 |
文徵明《漁父圖》 |
傅抱石《漁父圖》 |
溥儒《漁父圖》 |
王福廠篆書《楚辭•漁父》 | |
《漁父》 |
屈原既放,遊于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闾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滞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gǔ)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chuò)其酾?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mén)汶者乎?甯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yì)而去。 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與言。 |
1.既:已經,引申為“(在)……之後”。 2.顔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 3.三闾(lǘ)大夫:楚國官職名,掌管教育楚國王族屈、景、昭三姓宗族子弟。屈原曾任此職。 4.是以見放,是:這。以:因為。見:被。 5.淈(gǔ):攪渾。《說文》:“淈,濁也。從水,屈聲。一曰滒泥,一曰水出貌。” 6.哺:吃。糟:酒糟。歠(chuò):飲。《說文》:“歠,飲也。” 醨(lí):薄酒《說文》:”醨,薄酒也。” 成語:哺糟歠醨 7.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為。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為(在行為上)自命清高。舉,舉動。為:句末語氣詞,表反問。《論語•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8.沐:洗頭。《說文》:“沐,濯發也。” 9.浴:洗身,洗澡。《說文》:“浴,灑(xǐ)身也。”灑,古同“洗”。 10.察察:皎潔的樣子。 11.汶(mén)汶:污濁的樣子。 12.皓皓:潔白的或高潔的樣子。 13.莞爾:微笑的樣子。 14.鼓枻:搖擺着船槳。鼓:拍打。枻(yì):船槳。 15.滄浪:水名,漢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謂滄浪為水清澈的樣子。'滄浪之水清兮'四句:這首《滄浪歌》,亦名《孺子歌》,又見于《孟子•離婁上》,二'吾'字皆作'我'字,可能是流傳于江浙一帶的古歌謠。 16.濯:洗。 17.纓:系冠的帶子,以二組系于冠,在颔下打結。 18.遂去,遂:于是。去:離開。 19.不複與言,複:再。 | |
詩歌譯文 |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遊蕩。他沿着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您不是三闾大夫麼,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隻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聖人不死闆地對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變化。世上的人都肮髒,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為什麼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甯願跳到湘江裡,葬身在江魚腹中。怎麼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便遠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 | |
詩歌賞析 |
《漁父》這篇文章的作者至今沒有定論。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為,《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間,憂愁歎息,遇到避世隐居的漁父。二人一問一答,談論了一些人生哲理,也表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不過郭沫若和茅盾則認為這篇文章不是屈原所作,就像《論語》也不是孔子所作一樣,雖然記錄的是屈原的言行,但可能是他的學生宋玉或者後人附會而成的。不過這個觀點主張不夠有說服力,而曆來諸如朱熹、洪興祖、王夫之等人,則堅持《漁父》是屈原自己的作品。 如果采納這一說法,那麼再來看這篇散文,就能看到不一樣的屈原。不同于之前分享過的所有作品,這篇文章裡展現的屈原在憂愁和憤懑之外,意外有了隐士的豁達。作品裡的漁父,也許确實有這麼一個人,但很可能是屈原虛構出來的另一個自己。文章裡的漁樵問答,一來一往,一問一答,都可以看作是屈原和内心中的另一個自己對話。一方面,他是楚國的三闾大夫,有家國天下的責任和懷才不遇的郁悶,另一方面,他也在心中有過放下這些凡塵俗事,寄情山水的豁達情懷。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實的郁郁不樂,才讓他萌生出隐居避世的想法。但從《離騷》等作品裡可以看出,屈原是一個十分潔身自好的人,塵世污濁,如果不是因為心中強烈的家國責任,他其實十分願意過上泛舟江河、清清白白的高潔生活。甚至到最後,他也是死于心中的家國理想。 全文可以看作三個部分。文章以屈原開頭,以漁父結尾,中間是兩個人的對話。屈原在放逐的路上,在江邊行走沉吟,遇到了泛舟的漁父。于是二人展開對話,由漁父引起問題,屈原作答。屈原回答的字裡行間,都和他以往的作品保持了一緻的内核,那就是對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悶。“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應該是流傳千年的名句,也成了古往今來許多懷才不遇者的共鳴。然而漁父的回答卻風輕雲淡,他沒有屈原的執念,對世事既有自己的洞察,也有豁達開闊的一面。展現了一種老子所謂的“以柔克剛”“外化而内不化”的智慧。既然世事渾濁,那你就随波逐流,既然衆人都醉,那你也不如跟着大醉一場。為什麼要固守執念,讓自己深陷痛苦,進退兩難呢?但是屈原是一個有極端精神潔癖的人,他甚至認為如果不能保持自身的高潔,那甯可葬身魚腹。其實話說到這裡,就已經非常極端了,所以漁父并沒有順着他往下接,隻是莞爾而笑,放聲而歌,劃着船走了。 這裡可以非常鮮明地看出兩種處世态度:屈原堅持執着、高潔不折,漁父豁達随性、不拘泥于外。我們不能絕對地認為哪一種态度更高一籌,但漁父表現出來的“和光同塵”的道家智慧,也影響了後世對待人生的看法。唐代山水田園詩裡出現了很多延續“漁父”思想的作品。如王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甚至到張志和的《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以及蘇轼被貶黃州後寫下的名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都是對這種豁達疏朗人生觀的展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