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咖啡到“做咖啡”,新茶飲入局咖啡的姿勢又升級了。
近日,繼幸運咖門店突破1000家,書亦投資doc、益禾堂注冊咖啡公司的消息後,甜啦啦旗下咖啡品牌卡小逗也正式亮相。
從在門店上幾款咖啡産品,到新做一個咖啡品牌,咖啡對新茶飲來說意味着什麼?未來幾年,咖啡市場會走向哪裡?近期,我采訪了幾位做咖啡的茶飲品牌。
幸運咖破1000家
甜啦啦旗下咖啡品牌亮相
今年上半年,飲品圈的大事,幾乎都和咖啡有關。
就在上周,幸運咖第1000家門店在荥陽正式簽約,短短2年時間,幸運咖從鄭州一家備受質疑的“小品牌”,快速發展成一家千家連鎖品牌。
這其中固然有組織力和資源的作用,但也讓更多行業人看到了咖啡市場,潛藏大量真實需求。
就在幾天前,甜啦啦旗下咖啡品牌卡小逗,首家門店在蚌埠萬達步行街亮相,定位果咖的卡小逗,主打8~10元的價格帶,也是看中了下沉市場的咖啡生意。
甜啦啦創始人王偉表示,試營業一周的卡小逗業績表現優異,20平小店日均營業額約8000元,第二家門店本月就會開業,在今年年底之前,這個品牌計劃開到150家門店。
再往前數1個月,繼喜茶投資Seesaw coffee後,書亦燒仙草入股長沙咖啡連鎖品牌doc。
以創意咖啡出圈的doc,目前已經在長沙開出20家門店,最近剛剛完成了一波品牌升級,增加了茶飲産品線,價格降低30%,準備在2022年開出100家門店。
再往前,今年3月底,開店超5000家的益禾堂,也注冊了“武漢四鵲中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透漏出布局咖啡賽道的意味。
相比于頭部品牌的高舉高打,區域品牌也都默默行動起來。成立于廣州的品牌桃園三章,今年3月份孵化咖啡品牌“江南大咖”,定位中式咖啡,主打果咖類産品,目前已經在廣州開出10家門店。
福建品牌壺見,也孵化了咖啡品牌,下個月首店即将在泉州亮相。
新茶飲的入局,讓本就滾燙的咖啡行業更熱了。茶飲品牌集體進場做咖啡,透露了3個信号——
開一家火一家
咖啡賽道進入品類紅利期
咖啡賽道在今年,真正進入了品類紅利期。
上半年,有2個數據讓行業很關注:
一是瑞幸的盈利。5月24日,瑞幸咖啡發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瑞幸咖啡第一季度淨營收24.046億人民币,同比增長89.5%。公司季度經營利潤首次轉正,實現整體盈利。
第二個數據來自美團,美團美食聯合咖門發布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同比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增長41.71%,其中300~500家連鎖咖啡館的門店數大幅增長,增速近300%,中型連鎖咖啡品牌發展迅速。
王偉透露,在蚌埠試營業近2周的卡小逗,周一到周五日營業額平均6000元,周末突破8000元。
在廣州開店的江南大咖,“從3月份日均1000元的營業額,在6月份已經翻了5倍,店均營業額約5000元,基本開一家火一家。”創始人張奮表示。
而更早入局的幸運咖,在下沉市場一些門店日營業額已破2萬,大部分門店的日出杯量能穩定在350杯上下。
在一二線城市咖啡有了穩定的剛需群體,在下沉市場,咖啡消費全面覺醒,增量市場已然開啟。
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市場規模,亦或是消費熱度,都顯示出同樣一個信号:咖啡品類在今年真正進入了紅利期。
在産品端,生椰拿鐵等現象級爆款的誕生,以及國内供應鍊、物流體系的搭建,都為咖啡品類的成熟做好了一切支撐準備。
同為咖啡因産品,咖啡具備複刻新茶飲路徑的潛質,不誇張地說,咖啡很可能是茶飲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線。
如果說幾年前茶飲品牌在門店上幾款咖啡,屬于提前布局占位,現在做品牌,則是在咖啡賽道上真金白銀的投入。
對新茶飲來說,想要再打造一個數千家的茶飲品牌,概率極低,但咖啡卻還存在着無限可能。
咖啡是健康覺醒人群的承接品類
咖啡被茶飲看好,除了品類本身的熱度外,還有2個重要原因。
一是更加“無負擔”,如果說奶茶,是糖分、脂肪帶來的有負擔的快樂,那麼咖啡就是續命黨即提神又無負擔的健康飲品。
随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茶飲消費者,開始轉向“健康覺醒人群”,他們經過口感豐富的産品洗禮之後,慢慢會回歸基本需求,不再追求花樣多的口感,更關注健康。
而咖啡品類本身具備的精神内涵、辦公場景,也能更好的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
第二是飲用習慣一旦養成,就更穩定。
每個開咖啡店老闆,都有過這樣的客人,每天定時定點的到店裡點一杯美式或者拿鐵,基本上一年365天,幾乎不間斷,大部分咖啡館,也都是靠着這些穩定的熟客供養。
從國外一年人均數百杯的咖啡飲用量就能看出,一旦養成咖啡飲用習慣後,就會變成日常飲品,成為每日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上海疫情期間,無論是白領在盒馬搶咖啡,還是朋友圈到處求購咖啡,咖啡俨然成為了剛需硬通貨,上海咖啡消費的成熟,也給國内其他市場打了模闆。
能承接茶飲消費者,又有更高的忠誠度、複購率,咖啡這門生意,才會讓茶飲品牌們真刀實槍的投入。
茶飲品牌入局
或是咖啡賽道最有力的推手
2年前,咖門就提出了“中國咖啡行業,還缺乏一場商業化改造”的觀點。
如今2年過去,幸運咖從剛面世時備受質疑,到在下沉市場大獲成功,低價咖啡變成一種肉眼可見的趨勢,這是市場需求的精準踩點,更是商業化的力量。
從街邊發展起來的新茶飲,經曆幾輪興衰,穿越行業周期,從街頭小店到連鎖品牌,在産品、供應鍊、運營體系、品牌打造、公關傳播、線下營銷,财稅合規等方方面面,已經走完了公司化進程,梳理出成功路徑。
茶飲品牌的創始人,也基本完成了從店老闆到企業家的轉變。
這是兩個屬性類似、客群重疊的行業,新茶飲有資源有能力,把成功的商業路徑帶到咖啡行業。
doc咖啡創始人胡喜歡在采訪中表示,書亦入股後,在供應鍊整合、門店運營體系建立、數字化升級等方面,給doc提供了很多成熟的方法論。
幸運咖,在蜜雪冰城的供應鍊賦能下,用做奶茶的思路來賣咖啡,不僅把30元的咖啡賣到了10元以下,還通過“特調咖啡”的産品邏輯,讓普羅大衆把咖啡喝得明明白白。
美團美食聯合咖門發布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顯示,咖啡連鎖化率不斷提高,行業集中度也在提高,這意味着中國咖啡的商業化改造已然開啟。
越是蓄勢待發的市場,越需要大品牌入駐,有絕對的實力,才能玩得好。
茶飲品牌入局,或許會成為咖啡賽道最有實力、有經驗的推手。他們能讓咖啡的商業化改造進程加速,重塑供應體系,提升效率、擴大規模,讓咖啡普及進入倍速模式。
這時,一杯廣義上“好喝不貴”的咖啡,規模化的中國咖啡品牌,才有可能批量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