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漢字的演變小故事講解
漢字的演變小故事講解
更新时间:2024-08-06 13:18:15

繼續學習《漢字五千年》第二集更精彩……尤其對商代文字的想象部分,極其形象展示了漢字的圖畫美。

第二集 高天長河

西安,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都城之一。秦王朝、漢王朝、唐王朝都曾定都于此。

在這座城市中,有一座漢字的殿堂——碑林博物館,曆朝曆代産生的漢字,都以自信非凡的姿态,存留在一塊塊莊嚴、巍峨的石碑上。這些石碑是依然站立着的歲月,是沒有被歲月輕易泯滅的曆史,它們記錄了漢字的前世今生,它們承載着華夏祖先的永恒之心。

(一)漢字起源——傳說篇

漢字的源頭在哪裡呢?直到今天,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相信∶漢字是聖人創造的。

造字的聖人名叫倉颉,是華夏始祖黃帝的史官。

史書記載,倉颉“四目重瞳”,就是說他長着四隻眼睛,這大概是強調這位聖人具有異乎尋常的觀察力。因為具備了這樣的觀察力,所以倉颉能從鳥獸的蹄印中得到啟發,創造了漢字。

當漢字被創造出來時,天地鬼神都震動了,所謂“天雨粟,鬼夜哭,龍為之潛藏”。

這當然是一個神話,任何一種文明的發育期,先民們總是将重大的發明創造歸結到某位具體的神或聖人身上,實際上,這些神聖隻是那個時期文化的代表者。

(二)漢字的起源——考古篇

甲骨文已經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文字,而在此之前一定有一個漫長的發育過程。

曆代學人的探索,艱難、曲折而紮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有關漢字産生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長江、黃河流域的推論,在學術界逐漸成為共識。

然而,公元1987年,在淮河上遊進行的一次考古發掘,卻讓看似清晰的漢字源頭,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公元1987年5月的一個下午,一片刻有符号的龜甲,在賈湖遺址中的墓葬裡被發現。據專家們推測,它們可能是原始宗教儀式的用具。

漢字的源頭在哪裡?那注定充滿神秘感的漢字源頭,将以長久的未知支持我們對先人生活的無上敬仰,那是具有一種人類神性的敬仰 ,如同對未來無盡的思慮一樣,成為我們生存意義的重要來源。

這是來自八千年前的音韻,悠揚的旋律似乎在昭示着漢字嬰兒期的蹤迹,既飄渺又真切。

(三)殷墟——甲骨文

一代一代考古學家,經過八十年的整理和辨識,那些消逝了三千多年的歲月複活了……

在商代,生活在都城中的人們,明天迎着太陽出門,自然會聯想到這個圓圓的“日”字,低下頭就可以瞅見“手”和“腳”,從水中的倒影或銅鏡中可以看到“面”和“目”。一隻手握着毛筆站在大街旁,這就是甲骨文中的“建”字。這隻手很可能屬于個正在規劃大工程的建築師,也許遠處的那些“宮”殿,祭祀祖先的廟堂“享”,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現在,建築師不得不從路中間讓開,一個趕着牛的"牧’人走了過來,牧人的身後可能是一乘由四隻手擡着的肩“輿”,擁擠的街道難免會發生沖撞和争執,也許就在街邊上,兩個披頭散發的人扭打在一起,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鬥”毆事件。夜晚,臨街的兩扇大門被輕輕地關上,每“戶”的人都漸漸進入夢鄉。銀色的“月”光均勻地鋪在陶制的圓“窗”之上。幾乎每一個字都像一幅畫,都是細膩的觀察力和驚人的想象力,凝結而成的果實,每個字都值得用畫框鑲起來存留觀賞。

漢字的演變小故事講解(漢字的故事從嬰兒到成年)1

甲骨文,在商代是用于什麼?它是一種重要的占蔔的記錄。因為人們都相信鬼神,而祭祀的權力,占蔔的權力,都在商王手中,商王就以用這種方式來統治人民。

商王走進了自己的宮殿。在這座宮殿中,莊重和誠惶誠恐的占蔔是最神聖的禮儀,也是将整個王朝凝聚起來的精神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與相關先溝通的唯一渠道,漢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金文

我們今天能面到的另一種商代文字是“金文" ,如果說甲骨文是用來與祖先溝通再的話,那麼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則是為了垂諸後世。

一些學者推測,尋找銅、錫礦石,可能是導緻廈商都城頻繁遷徙的原因之一。命人鑄造這些青銅器的商王和貴族們一定相信,當自己也變成祖先時,仍然可以通過文字,清晰地生活在兒孫們的世界裡,他們的生命不再是曆史長河中短暫的瞬間,而是無盡的血脈傳遞中的一個環節。

借助漢字,自然的血緣關系被提升為神聖的儀式和信仰。中國最初的國家就是在這種儀式和信仰上建立起來。這正是後來華夏民族文字崇拜的源頭。

(五)從宮廷到民間

“文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作為基本的文化常識,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傳承着。但在童年和青春期,漢字卻不能給創造它的勞動者帶來福祉。已有的考古學事實告訴我們,原始的漢字出現在祭祀的神器上,成熟的中國文字産生在宮廷中。即使我們今天無法見到的,那些寫在竹簡和木牍上的商代文字,其使用成本也不是普通勞動者所能承受的。

但是漢字一旦長大成人,就不會再蜷縮于宮廷中和祭壇上。“黑夫家書”這是今天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家信,距今已有兩千二百年……

雖然在這封信出土之前,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難以計數的先秦古交字,但是它們全都是官書史冊、聖賢典籍,像這封普通人所書,傳遞普通情感和需求的家書還絕無僅有。正是因為這樣,在漢字的曆史上,這些文字才顯得彌足珍貴。它表明漢字已經從祖先、王權的高天,向世俗的平地緩緩流淌。這種偉大的轉變,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曲阜孔廟,傳統中國最神聖的地方,至高無上的皇帝到此都要頂禮膜拜。在大成殿中,懸挂着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萬世師表”的匾額。孔子并不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老師,但他是第一位把知識傳授給平民百姓的“先生”。

在孔子之前,老百姓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戰國時候,由于宮廷權力的失落,所以教育開始從宮廷走向民間,孔子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孔子是個遺腹子,父親是魯國的一位低等級貴族,蒙父親的餘蔭,孔子在魯國的廟堂中接受了最基礎的教育。

以後,他當過魯國的司寇,他也到各處去,帶着他的學生去遊說,實際上他也是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他的仕途不太順利。

大約從三十歲開始,孔子提出“有教無類”,開創了中國曆史上“私家講學”的先河。據說,杏壇是孔子授業的地方,也許這裡就是漢字流向民間的源頭之一。

漢字以及漢字承載的知識在民間的傳布,開創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也是最輝煌的“諸子百家”的時代。每一位開宗立派的學者,都會有一座屬于他的“杏壇”,漢字從這一座又一座的“杏壇”流向更廣闊的天地。

(六)書同文字——小篆

但是随着書寫者的增多和書寫工具的演變,漢字本身的形态也不可避免地變化着。

春秋戰國時期——

七個諸侯國各自為政,廢棄禮樂,從而導緻天下“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漢字将怎樣度過這段混亂的曆史呢?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借助“商鞅變法”後一百多年裡積攢的力量,并吞六國,江山統一,為漢字的規範和統一提供了必須的政治環境。

公元前223年,李斯奉诏整理六國文字,規定了統一的書寫系統——小篆。在始皇帝昭告天下的文告中,将“書同文字”列為自己最顯赫的功績之一。這是“文”與“字”合成一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漢字的長河中。

此後在漢字統治的疆域中,雖然仍并存着數以百計的方言、子方言,但天南地北的人寫一樣的字,讀一樣的書,承接一樣的曆史經驗。

統一文字,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了一個偉大的民族。随着歲月的變遷,朝代會土崩瓦解,天下會分分合合,甚至漢字的形态仍然會發生變化。但是“書”必同“文”,成為漢字頑強堅持的原則。

這是秦代留下的碑刻,上面的小篆,據說是出自李斯的手筆,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中,嚴寒酷署,日曬雨淋,岩石崩裂,碑面殘缺,但殘石上的筆劃,依然那樣端莊,依然那樣親切。

在中國曆史上,秦代隻是一個奠定基礎的短暫王朝。在中國文字史上,産生于秦代的小篆也注定隻能是一種繼往開來的文字,幾乎就是在誕生的那一刻起,小篆就不得不面對被取而代之的命運。

(七)從繁到簡

因為從使用字的角度來說,人人都希望文字這種工具能夠使用起來更加簡便,因為小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寫。

于是,秦朝的下級官吏吏開始簡化小篆,久而久之,約定俗成,一種新的字體,“隸書”出現了。這個過程在漢字發展史上被稱作“隸變”。漢字變成了一橫一豎,一撇一捺,變成筆劃化。變成方塊字。

公元前203年,昙花一現的秦帝國被漢王朝職代,新王朝使用漢字的人們,将前人筆下略顯粗糙的秦隸提升出了漢字應有的莊重和氣度。

到漢武帝時,隸書完全成熟,此時漢字的數量經過漫長時間的積累,也由最初幾個孤孤單單的契刻符号,彙集成了衆多兄弟姐妹的龐大家族。

(八)說文解字

但是随着數量的膨脹,一個無法避免的難題變得迫在在眉睫。随着新概念的不下斷出現,新字被不不斷的造出來,有限的記憶如何才能區别無限增長的的漢字呢?

公元100年,一位名叫許慎的學者,在開始撰寫一部關于漢字的書名叫《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這本書是中國第一部字典,它把原來一盤散沙的漢字,通過分析它的字形結構,把一二萬多個漢字歸到五百四十個部的下面。

部首的整理使識别漢字變得簡單,因為所有的漢字幾乎都是由這些基本的造字部件組成的,隻要掌握了基礎的造字部件,實際上就掌握了記憶所有漢字的鑰匙。

政治穩定和持續兩百年的經濟增長,使漢朝在文化上表現出空前的自信,讀書人處處表現出一種,總結前人開創未來的非凡氣度,《說文解字》 實際上也是這種時代氣質的表現。正是經過漢代儒生們的整理和修訂,陪伴了中國人數千年的方塊字終于成為一個穩定而規範的文字體系。從那以後,不論歲月如何變遷,不論朝代如何更替,漢字這個稱謂再也沒有改變。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始終能從這個響亮的稱謂中,重溫華夏子民的榮光!

今天,許慎靜靜地長眠在故鄉的這片綠蔭中,距離許慎墓兩百公裡遠,就是著名的黃河龍門。漢字五千年的曆史,就像這條偉大的河流一樣,在源頭,生活在廣闊地區的先民們,艱難地将點點滴滴的刻符,彙集成數以百計的涓涓細流,伴随着漢字的逐漸豐盈,中華民族跨入了文明的門檻。從商代一直到漢代,長達一千多年,漢字進入了逐漸曆史的晉陝大峽谷。但是就像黃河注定要彙入大海一樣,漢字也注定要向更廣闊的人群奔湧!

經過兩千多年的創造和積累,漢字終于飛躍壺口,來到龍門,在這裡,它掙脫了自身生長的矛盾和沖突,以一種穩定的形态傲然人間,就如同它所承載的中華文明一樣,面對無限的天下,面對無限的時間,既浩浩蕩蕩,又從容不迫!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