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可得分原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段的題目是“無法可得”,前面是說無說可說,或者是所說非說,這一段接着說明沒有什麼佛法是可以得到的,也就是無法可說,所說非法,因此也就無法可得。都是要人不住于言辭名相。孔茲認為第二十二分是說佛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其實并沒有什麼法可得,隻是借助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名稱而已。
這一段首先讓須菩提問佛陀:“佛所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是無所得嗎?”佛陀回答說:“正是這樣。我在無上正等正覺心這件事上,一點法也沒得到,所以這才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心。”
這又是運用即非邏輯說明問題。即如來所說無上正等正覺心,即非無上正等正覺心,這樣才是無上正等正覺心。重點是在不要把言辭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心當作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心,這樣才能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心。
淨心行善分原文: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這一段的題目是“淨心行善”,是說人要有清淨心才能行清淨善法,這樣所行的善法才是真正的善法,如果不是以清淨心來行善法,那就都不是真正的善法。孔茲認為第二十三分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要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的心來修一切善法,則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而如來所說的善法,并不是善法,這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善法。
這一段首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心。是法就是諸法,即凡稱為法的都是法,因此也就是所有的法。法指物,諸法即一切物。物即所有的存在物,不論時間空間凡是存在的,都是物,佛教稱為法。它們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區别,即沒有任何區别。這就是佛教的平等。隻有具有這樣的平等觀,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平等仍然來自于無區别,不受物的表面不同所束縛,因此要不住于物、不住于相。所以下面說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即沒有這四相的區别,所有的法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區别。這樣來修行一切善法,就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心。
不過佛陀又提醒須菩提:所說的善法,即非善法,這才是真正的善法。還是用即非邏輯來說明問題。不要用衆生所想像的善法來理解如來所說的善法,這樣才是真正的行善法,才能得到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心。
福智無比分原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一段的題目是“福智無比”,是說所能得到的福報和智慧都是無比多的。孔茲認為第二十四分又說佛陀的福德,無論用多麼大、多麼多的财富進行布施,都不如受持讀誦和為他人解說這部《金剛經》所得到的福德多、大。
這一段的内容前面已有,就不必贅述了。
化無所化分原文:
“須菩提!于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衆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實無有衆生如來度者。若有衆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衆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法本真空,全無可得。”
這一段的題目是“化無所化”,是說對于衆生的教化開導也是沒有所謂的教化開導的,對衆生的教化,也不可執着于教化衆生這種言辭。孔茲認為第二十五分說明什麼是真正的救度衆生:不能有“我當度衆生”的念頭,否則就是執着于四相。如來說的“有我”,并不是“有我”,可是凡夫之人都以為“有我”。佛陀所說的“凡夫”,它并不是“凡夫”,這樣才是真正的“凡夫”。這仍是用即非邏輯來破除言辭名相的局限性,然後才能理解到真正的佛法。
這一段首先是佛陀告訴須菩提:“不要以為如來有‘我當度衆生’的念頭,不要有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呢?實際上并沒有衆生要由如來滅度,如果有衆生要由如來滅度,如來就有區别我、人、衆生、壽者之相的念頭了。”而實際上如來并沒有四相的區别,所以他不會有滅度衆生的念頭。
如果如來說有我,那實際上不是有我,但凡夫之人卻以為是有我的。如來所說的凡夫,即不是凡夫,這才是他所說的凡夫。這又是用即非邏輯來說明如來所說的滅度衆生(即凡夫)不能按照言辭來理解。
法身非相分原文: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一段的題目是“法身非相”,說明佛的清淨法身與色、相無關。孔茲認為第二十六分是說不能用三十二相來觀看如來,三十二相是外在的色相,以此來看如來,或以音聲來定位如來,這都不是正道,不能真正看到如來的真相。
這一段首先問須菩提:“能用三十二相來看如來嗎?”須菩提認為是的,可以用三十二相來觀看如來本身。
佛陀告訴須菩提:“如果用三十二相來看如來,那麼轉輪聖王就是如來了。”須菩提說:“按我對佛陀所說義理的理解,不應該用三十二相來看如來。”
所謂轉輪聖王就是四天王,管四天下,正月、五月、九月照管南閻浮提天下,二月、六月、十月照管西瞿耶尼天下,三月、七月、十一月照管北郁單越天下,四月、八月、十二月照管東弗婆提天下,四個天下不斷轉換,來照管四天下,觀察人間善惡,故稱為“轉輪聖王”。由于他的福業很多,所以他的色身也是具足三十二相的,象佛一樣。但他畢竟不是佛,所以說如果用三十二相來看如來,就等于把轉輪聖王當成如來了。
于是佛陀說出一段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意思是說如果認為可以通過色相以及音聲等看到如來,這就是人走上了邪道,是不能看到如來的。這一段仍然是說不能根據衆生所理解的名相來理解或認識真正的佛陀及其義理。
《金剛經》結構分析
《金剛經》結構分析
《金剛經》結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