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田隴與田壟
田隴與田壟
更新时间:2024-10-07 19:20:03

田隴與田壟(田壟深處)1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清明過後,莺飛草長。柳絲翠綠,在暖風裡搖擺。枝繁葉茂的紅葉石楠樹,綻放出一叢叢火焰,在柏油村路兩邊升騰,氤氲着濃厚的春天氣息。我前往浏陽河畔的金石村,訪問家庭農場主孔蒲中。

車在明媚的陽光裡穿行,眼前是一望無邊的油菜花海,蕩漾着層層疊疊的深綠和金黃。油菜花芬芳醉人,鄉野色彩悅人,水渠清波照人。

從車上下來,我朝田壟深處走去。腳下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綿長田埂,好似纖纖如縷的琴弦。

孔蒲中,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留着小平頭。他站在稻田邊的土堤上迎接我。看得出來,他已經下地幹一陣活兒了,褲腳上沾滿泥土。

我緊握着老孔的手,感到他手掌粗糙,卻很有力。燦爛的笑容挂在他的臉上,透着一股樸實開朗。

老孔是一位地道的農民,初中畢業後就回鄉跟父親學種田,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年近六旬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辦的家庭農場,被電視台報道後,産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引來廣泛關注。

孔蒲中在家鄉這片土地上與泥巴打了四十年交道。曆經風霜雨雪、蟲災稻病、幹旱洪澇,有過土地歉收、溫飽不保的苦悶,卻終于在農村改革的春潮裡,看到了蓬勃的希望。從承包責任田那天開始,他就立志在家鄉這片土地上,描畫蘊藏在心中多年的緻富藍圖。2006年開始,他從自己承包土地種養的經驗出發,經過反複實踐,逐漸探索出“稻田 生态種養”的模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他把種稻和養甲魚、淡水魚、黃鳝、田螺、泥鳅相結合,在田間實現“互惠共生”。種稻也不用施化肥、農藥。2014年他在金石村創辦家庭農場,一時前來學習參觀的農民兄弟絡繹不絕。

我們邊走邊看邊談。一路上,在地裡種瓜、栽辣椒的村民們,都微笑着朝我們揮手打招呼。從他們熾熱的目光裡,我看到春天的明媚景色、山鄉的爛漫風光、充沛的勞動熱情。那一片片銀白如雪的蔬菜塑料大棚,就像一艘艘白色帆船,正航行在廣袤的土地上。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老孔流轉的二百六十多畝成片種養田疇。老孔用手摸着他精心設計的鐵絲石棉闆圍擋,對我說,為防止甲魚從田裡爬出來跑走,才設計出這道圍擋。不久,他就要在圍擋地基上種上絲瓜。長起來的瓜藤爬上圍擋,既成為一道綠色風景線,還可以獲得數十萬元的絲瓜收入。我仔細端詳着這一排排稻田圍擋,精巧而别緻,一直朝前方延伸,裝飾着綠樹掩映下白牆黑瓦的農舍。鄉野也成了一幅色彩鮮麗、層次分明的圖畫。

看到身邊老孔那布滿皺紋的前額,我知道他是怎樣深沉地愛着這片土地,怎樣沐風栉雨地耕耘這片土地。一家五口,要種養收儲、加工銷售近三百畝地的農産品,該有多少辛勞的付出?

我站在田壟深處,透過眼前的圍擋,朝露出水面的黑色禾蔸望去。稻田寬敞的田埂上,又新栽了一排排桃樹。我詫異地問:“老孔,田埂上怎麼添了這麼多桃樹?”

老孔說:“這個春節,不能外出,就尋思幹點啥,就在田埂上栽了上千株桃樹。兩年後桃樹長大了,既可以為水田甲魚遮光,還可以增加收入。”

“真有你的!”我從心底佩服老孔。他有泥土那樣厚重的自信,有稻子那樣飽滿的情懷。我仿佛聽到一個親切響亮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時近中午,天空變得格外澄碧,沒有一絲雲彩。遠處飛來一群白鹭,落在稻田裡。望着這群白鹭,我想象着這樣一幅畫面:田裡長稻,水中養魚,陌上結桃,堤邊種菜,屋前栽花。這不就是老孔夢中都在描繪的稻田花園嗎?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0日 20 版)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