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仁”是儒家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甚至可以說,“仁”是儒家義、禮、智、信的基礎,沒有“仁”,後面這四樣就無從談起。
那麼,在儒家的文化當中,到底什麼才是仁呢?
其實仁者,人也,儒家的仁,強調的是以人為本,進一步地說,如何以人為本呢?
其實以人為本,就是情——人者,情也。
儒家認為人之所以有别于萬物就是就是因為人有情,而其它沒有,正所謂“天命之性,率性之道”,說到底就是用情之道。
甚至可以說,有情才是人類文明的起始,反過來說,人若是無情的話,那麼,跟其它動物又有什麼區别呢?
當然,或許正因為儒家倡導以人為本,講究“有情”,它才能夠源遠流長,以至于傳承幾千年從未斷絕吧!
言外之意,從孔子以降,儒家這種價值觀早已深入中國人的骨子裡,如我們經常講一個人沒有人性,強調的是這個人沒有人的感情之意。
我們以古文為例。
曆代以來的名人名篇,大都是以調動人之情感為主,如李白的詩,蘇東坡的詞、《詩經》的那些美麗篇章,曹植《洛神賦》,無一不是以調動人之情感為主。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中國人讀書和外國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和歐美那些西方國家有很大的區别——中國人讀書,讀的是感受,品的是情緒。世間變化,滄海桑田,始終和人的感情,保持高度一緻。
也正是這種獨特的傳承方式,讓許多曆史人物,雖然曆隔千年,但卻依然眉目清晰,音容宛在,躍然紙上,他們的許多事迹,猶如一盞明燈,為後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這就是儒家文化中,“仁”的本義以及意義。
當然,“仁”這一概念,也還會有另外一些含義,如《說文》中講:“仁,親也。從人,從二”,大意是指對人友善、相親。又如《論語·顔淵》中,即: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在這裡,“仁”又泛指道德範疇,如仁愛、仁政等。
言外之意,“仁”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的不斷诠釋下,其内涵才得以逐漸豐富起來,如在《易·乾卦》中,也曾提到“仁”這一概念,即: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又如《禮·禮運》也講“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
後來著名理學家程颢對于“仁”這一概念也進行新的诠釋,即:
“心如谷種。生之性,便是仁”
由此可見,“仁”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當中,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如果抛開“仁”去談儒家文化,那麼,充其量隻能算是皮毛而已,根本無法觸及到儒家文化的真正内核。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别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贊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論語》《莊子》《壇經》《道德經》《人生哲思錄》《柏拉圖如是說》《史記》《王陽明全集》《華嚴經》《大學》《禮記》《天道》《孫子兵法》《王弼集校釋》《周易》《戰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