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不同的釋義版本,有的版本作者會按自己的理解在某些地方增補幾個字,有的版本會認為個别句子是錯簡重出、重新調換順序,但總體上,這些改動都不影響其思想精髓。
我較喜歡陳鼓應老師的《老子今注今譯》,裡面有很多訓诂學的依據,更為信服。
當然線裝古籍也非常值得收藏!
《道德經》共81章,我按個人的思維習慣将其表達的思想和論題分為三個層面——道(道體、規律)、個人修養、治國。
一、“道”的層面
這部分包含了 “道體”的描述和道的運作規律兩部分。
老子認為宇宙、天地、乃至萬物的生成都源于“道”。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萬物之宗。道看不見、聞不到、摸不着,甚至無法準确的描述它,隻能姑且稱之為“道”。但道卻無處不在——“樸雖小,天下莫能臣”;它生成了萬物——“樸散則為器”;它平等對待萬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這種對宇宙初始的想象應該是根源于《易經》中乾元、坤元的思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和“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這樣的觀點不同于宗教的神造說、主宰說,又與現在的量子物理理論毫不違和,這是最震撼我的一點!中國古人在幾千年前就對物質世界有這樣的認識,是我們華夏兒女最值得驕傲的事了!
關于道的運作規律,老子認為世間萬物雖變化多端、變幻莫測,但究其根本,可歸結為幾個核心的規律:
1. 相對相生、物極必反
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一體兩面,沒有絕對的好于壞、善與惡、對與錯、美與醜,他們都是相對相生,相互依存。這也告誡我們,看事物不要非黑即白,要摒棄二元對立的“分别心”,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老子在36章的觀點常被人理解為陰謀家(“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舉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但其實這是對“物極必反”的極具智慧的應用,是在掌握了道的規律之後,像太極一樣的四兩撥千斤。
(第2、22、40、58、63章)
2. 循環往複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的變化是循環往複、周行而不殆的——“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也正是基于此觀念,老子告訴我們要持虛守靜、要“知常”,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做事。
(第16、25章)
3. 自然無為
自然無為是老子在《道德經》中的重要觀點,但老子的無為,并非消極的“躺平”,而是不妄為的意思。就像道一樣,順應自然規律的做事、不勉強、不刻意、不強加個人意志和欲望的去作為。
我之前因“無為”二字認為老子是出世的,而在認真學習了《道德經》之後,才明白老子恰恰是入世的,是教我們如何去做事、做對事、做成事的。
(第34、37、45、48章)
4. 柔勝剛
老子認為“弱者道之用”、“柔弱勝剛強”,他用水、人的身體、樹木來舉例說明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但通過水,我們可以感受到,老子所說的“柔弱”并不是軟弱無力,而是柔弱中又有着堅韌的力量,就好像水滴石穿的力量一樣。
老子所說的堅強,也不是我們現在生活中用的堅強的含義,他應該指的是剛愎自用、逞強這類的含義。
老子用水做比喻,同時也說明了謙下、不争的道理。
(第36、43、76、78章)
以上這4個“道”的運作規律:第1.2點也是根源于《易經》陽極複陰、陰極複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思想;第3.4點是實在而又全面的闡述了《易經》中坤卦的卦德,“厚德載物”“含貞”“括囊”“柔順”。
二、個人修養方面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很多關于聖人的描寫,也可以作為我們個人修身養性、提升修養修為的參考準則。其中的主要元素有:
1. 無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2. 不争:謙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3. 少私寡欲:見素抱樸、緻虛守靜
4. 慈和善
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益的信條格言,是我們中國人寫在基因裡的道德準則!很多父輩挂在口邊的話,皆是古聖先賢的智慧的代代流傳。
三、治國方面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毫不掩飾的批判了當時執政者的暴政、嚴刑峻法、統治者的剝削和高壓政治。這老子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和告誡,通過文字可以體會到老子的痛心疾首。(第74-79章)
老子是反對戰争的,他認為戰勝也要以喪禮處之,這是出于對所有生命的悲憫。他認為戰争若是源于貪得不知足,那是很大的罪過。我們隻可不得已而戰、不可以兵強天下。
(第30、31、46、68、69章)
老子認為好的統治者應該是希言的、無為的、百姓感覺不到其存在的、少私寡欲的,且“以百姓心為心”,謙下涵容。并且老子在第80章描繪了一幅自己理想中的烏托邦,小國寡民,自給自足、民心質樸、各國相安無事。這是受限于當時農耕社會的時代背景,但現在想象起來,仍然很美好。
其他個人感悟:
《道德經》文字優美有力,意味深遠——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
這些表述生動形象,含義深刻,震撼人心!
寥寥幾個字,包含的意象和道理可以引申出一大段話,引人無窮回味和思考。
像這樣一部充滿世間智慧、人生道理、又具有文學性的經典經書,為何現在的孩子們不學了呢?其實現在學校在“道德與法治”課堂裡也會加入一些心理學、社會情感學的元素,例如:自信、同伴關系、禮儀等方面的知識。
但倘若孩子們真正從内在理解“謙下不争”的話,自然會緩解同伴關系的問題;
若懂得“一體兩面”,自然有助于他們面對挫折增加抗逆力;
若懂得“物極必反”,自然不會肆意妄為,規範行為。
一個人一旦悟了“道”,就不再需要“術”的規範了。
因此我很希望現在的課程裡能揀選一些适合孩子的部分,讓孩子們領會、背誦。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寶藏,“家裡有礦”,為何不用呢?
當然,道德經裡也有我現在還無法理解的部分。例如:第13章的“貴大患若身”、第62章為什麼強調道可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等等問題。查閱了釋義書籍,上面的說法仍然不能使我信服,期待有朝一日能有老師指點或是人生閱曆給我以答案。
如此一部可奉為“經書”的聖人之作,真的希望不再隻是充當學前幼童牙牙學語的“歌謠”,而是能夠真正完整地、嚴肅地被人們所學習、誦讀,能流淌進我們華夏兒女的思想裡,指引更多人探索宇宙、人生的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