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P40 系列發布會 490 天之後,華為終于在前段時間線上召開了 P50 系列發布會,而托尼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 P50 Pro 這款機器。
對于一款關注度頗高的機器,相信差友們對于 P50 系列也都有不少疑問,它的相機怎麼樣?外觀真的那麼離譜嗎?定價真的合理嗎?
而今天的這篇快速上手文章,就是來為大家解決這些疑問的,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P50 Pro 吧。
華為 P50 Pro 這次的包裝和以往有些不一樣,最大的變化就是包裝正面多了兩個圓圈圖案,很明顯是在和 P50 系列的攝像頭模組外觀相呼應。
而且這次的包裝還變得更扁了,因為裡面沒有充電頭和數據線了。。。
别問,問就是環保。
托尼這次拿到的是曜金黑配色的 P50 Pro,搭載麒麟 9000 處理器。
第一次拿在手上,托尼就可以判定 P50 Pro 算是瘦身成功了,因為無論是手感還是重量,都比 P40 Pro 和 Mate 40 Pro 更好更輕。
P50 Pro 的屏幕沒有采用前代那麼激進的四曲面屏,而是時下比較流行的微曲面屏,尺寸達到了 6.6 寸,刷新率有 120Hz,前置攝像頭也放到了中間,和三星的屏幕布置比較相似。
但是屏幕排列方式,還是祖傳的周冬雨排列。。。
到了機身背面,P50 Pro 的外觀一下子就和其它手機拉開差距了,其中最顯眼的就是那個碩大的相機模組。
大多數人第一眼見到圖片的時候都覺得這個設計很醜,托尼一開始也是這麼覺得的,但在實際上手之後其實覺得還可以,主要是上手後看着并沒有圖片上那麼離譜。
但這個設計還是非常誇張,它的一個圓環都快趕上 iPhone 12 整個相機模組了。。。
P50 Pro 的相機模組由兩個圓環組成,上面的圓環由 13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5000 萬像素原色攝像頭和 4000 萬像素黑白攝像頭組成。
下面的圓環則是 6400 萬像素潛望鏡長焦攝像頭、激光對焦傳感器和閃光燈。
嗯,是華為的相機堆料風格了。
背面的徕卡 LOGO 也一如既往地出現,但這次發布會上并沒有過多提及到徕卡,相機部分的測試後面也會詳細說明。
而且相對于相機模組,托尼更在意的其實是這個曜金黑配色。
托尼覺得這個配色不能算是黑色,嚴格來講它更像是鏡面配色或者銀色。
因為這個機身背部幾乎可以當鏡子來用了,之前也有一些機型采用這種材質。
這種鏡面材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質感,但也很容易沾指紋。。。
不過得益于成功的減重,195 克的 P50 Pro 拿在手上并沒有 P40 Pro 那種沉重的手感,尺寸控制也比較合理,比寬大的 Mate 40 Pro 要更容易握持。
所以在外觀方面,P50 Pro 總結一下就是:瘦身成功,但外觀也更獨特了。
講了外觀,聊了屏幕,最終回歸到性能上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在衆所周知的制裁下,P50 系列隻提供了 4G 版本,即便是自家的芯片也不能幸免。。。
好的一點在于,為了盡量彌補差距,華為采用了AI 異構通信技術,通過多網協同、雙網并發的方式加強了 4G 端的使用體驗。
簡單點來講,多網協同就是手機會實時監控你的信号質量,并及時的進行切換調整。
舉個例子:你有電信和聯通兩張手機卡,電信信号不好的時候手機就能幫你切換到聯通手機卡上邊。
同理,身處 2.4 GHz Wifi 6 和 5 GHz Wifi 6 的網絡環境下,P50 系列就會自動幫你切換到速度更快的 5 GHz Wifi 6 下面。
雙網并發這技術就不用多說了,早在 Mate 30 上就有這功能了。其實就是能支持你連接 2.4GHz 和 5GHz 兩個網絡,同步觀看内容,打打遊戲啥的。
而且華為這次還出了個叫 AI 智能信号預測的黑科技,比如你在火車上看視頻,火車一進隧道就沒信号,而華為手機能在你過隧道之前,就幫你把視頻啥的都緩存好了。
這背後的技術和百度地圖測擁擠路段的技術有點像:蠻多手機在同一個地方丢了信号,系統知道了這個消息就能提前預警,繼而完成緩沖下載的一系列行為。
黑科技嗎?黑。能抹去 4G 和 5G 之間的鴻溝嗎?我覺得還是有點懸。
一方面 5G 基站全面鋪開,4G 被逐步淘汰也就是時間上的事。抱着就算不用不能沒有的心态,一台 4G 的手機放在現在多少有點落伍了。。。
另一方面來說,P50 采用的多網協同實現起來也有困難:出于成本考慮,我就沒見過公共場合用上 Wifi 6 的,相比起來還是 5G 用起來更舒服一點。
不過除了信号閹割之外,芯片在别的方面也沒啥差别。那麼問題來了:它在 P50 系列上表現咋樣?和骁龍 888 比起來又咋樣呢?
打開安兔兔進行跑分,華為 P50 Pro 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隻有 65 萬分 —— 要知道搭載骁龍 888 的 OPPO Find X3 已經有 82 萬分了。。。
不過這一點我感覺見仁見智:畢竟麒麟芯片在安兔兔上的跑分一直都不咋好。。。
聊完紙面參數和拍攝性能,我最關心的事就是 P50 Pro 玩遊戲的體驗如何,幀率表現還能打嗎?
既然是旗艦機型就不繞彎子,直接好活開整:打開原神,60 幀高特效下,P50 Pro 的幀率來到了 52.3。
相比之下它比一衆搭載骁龍 888 的機型表現要好上那麼一些:一加 9 Pro 的平均幀率是 50.3,而 OPPO Find X3 則來到了 50.7。
不過實際體驗下來我感覺這三台機子表現也差不多 —— 畢竟幀率差得不是太多,也都沒嚴重掉幀現象,玩起來自然也沒啥差距。
至于發熱方面嘛,往後出的幾台搭載骁龍 888 的手機,散熱系統都拉的比較滿,所以這次玩起來,在發熱方面也沒有特别明顯的區别。
還有一點值得講的是,在玩一些 FPS 遊戲的時候 P50 Pro 還挺帶勁的,300Hz 的觸控采樣率跟手性也蠻好。而且微曲屏打遊戲比四曲面屏舒服多了,之前因為 P40 Pro 的 UI 不适配,我沒少誤觸導緻被各種亂殺。。。
但有一點遺憾的是:雖然 P50 系列首發使命召喚 120 幀,但估計還得等一波後續更新,目前也隻支持最高 60 幀。。。
在拍照部分,相信大夥兒在發布會也看了,P50 系列主要上了兩道重頭菜:XD Optics 計算光學和原色引擎。
聽着玄乎理解起來也沒那麼困難:XD Optics 計算光學的作用就是讓你拍攝的圖片更清晰自然。
之前手機拍的圖片也得後期計算,但你光靠後期不行啊 —— 顔色和銳度上都差那麼點意思。
而 P50 系列把心思放在了拍攝前頭:原始圖像在經過光學元件後會有約 50% 的信息損失,計算光學就在這兒發力,先搶救出一部分被損信息。
有了更高清的原始圖像,在經過動态範圍、色彩還原一系列的技術過後,圖片質量相比起單純後期計算就要高不少。
而原色引擎理解起來更簡單:其實就是更高級的自動白平衡。
傳統白平衡校正是怎麼做的?找到畫面中接近或存在的白色,把整體的色彩都朝着這個方向靠,然後把處理後的圖像給你生成。
這招好使但有時候不頂用:暖光下畫面裡有偏白的物體,整體的色調都朝着冷色調偏移,你看到的和拍到的完全是兩碼事。
原色引擎做到了什麼?所見即所得。它通過更多的多光譜傳感器和更強的色彩分析力,能分析整個環境而不隻是偏白的物體,從而輸出給你和肉眼沒啥差别的照片。
不過是騾子是馬還得遛遛,為了有個對比,托尼找來了另外三台手機 —— OPPO Find X3 Pro、vivo X60 Pro 和華為 Mate 40 Pro 進行對比。
不過這裡的測評其實托尼是有點失望的,因為 P50 Pro 沒有帶給我啥驚喜,樣張質量沒有和其他設備拉開距離。
先來看看主攝,這一組樣張中,X60 Pro 的表現最好,無論是色彩還是暗處的處理都很不錯,看來蔡司小藍标确實有兩下子。
從上到下依次為
OPPO Find X3 Pro、vivo X60 Pro 、
華為 Mate 40 Pro 和 P50 Pro ▼
而 P50 Pro 更像是 Mate 40 Pro 色彩加強版,整體質量也不差。
第二組則是長焦部分,為了保證統一,所有手機的變焦倍數都是 5 倍。
從上到下依次為
OPPO Find X3 Pro、vivo X60 Pro 、
華為 Mate 40 Pro 和 P50 Pro ▼
但是 Find X3 Pro 就吃虧了,因為它的長焦默認倍數不是 5 倍。。。
Mate 40 Pro 的樣張曝光度有點高,不過 P50 Pro 的樣張把曝光度降低了一點,看着正好。
第三組是逆光樣張,幾款機型的差距不算大,控制的都還可以。
從上到下依次為
OPPO Find X3 Pro、vivo X60 Pro 、
華為 Mate 40 Pro 和 P50 Pro ▼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P50 Pro 好像加了一個謎之濾鏡,天空被 “ 優化 ” 成了謎之綠色。。。
第四組則是夜景樣張,四台設備表現都不錯,但是 P50 Pro 的天空曝光是壓得最好的。
從上到下依次為
OPPO Find X3 Pro、vivo X60 Pro 、
華為 Mate 40 Pro 和 P50 Pro ▼
幾組樣張看下來,就不難發現各家手機的相機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在華為帶頭的影像内卷下,各家也都紛紛追趕了起來。
華為 P50 Pro 仍然擁有第一梯隊的相機,但是它并沒有給托尼眼前一亮的感覺,也沒有用那個碩大的相機模組拍出獨樹一幟的照片。
不是說 P50 Pro 的相機不好,隻是進步不太明顯,在前輩和競争對手的對比下也沒看出什麼特點。
還好華為多年積累的影像經驗能讓 P50 Pro 繼續保持在很高的水準,但是到了明年,托尼可就不敢保證了。
在經過了短暫的使用之後,托尼對華為 P50 Pro 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總結一下就是,這是一款性價比不高的華為旗艦手機,七八千塊錢并沒有讓我買到相比其它手機更多的功能,反而還少了 5G。
這個價位其實已經有很多優秀的手機可以選擇了,比如 vivo X60 Pro 、一加 9 Pro 等等,這兩款手機的相機性能都不差,後者也有哈蘇加持,選擇小米 11 Pro、魅族 18 之類的手機,甚至還能剩一些錢出來。
而且它們都是 5G 手機,但華為 P50 Pro 不是。
即使它有高達 200 倍( 從廣角端開始計算的 200 倍,實際倍數沒那麼大 )的潛望鏡攝像頭和 HarmonyOS 2.0 系統,但托尼認為這并不足以讓消費者花大價錢購買 P50 Pro。
這些并不會讓 P50 Pro 和其它競品拉開很大的優勢,5G 的缺失還會讓它失去競争力。。。
不過鑒于麒麟 9000 的芯片本身也很短缺,托尼覺得也許華為本來就沒指望能賣多少台 P50 系列,推出這一代手機隻是為了追上友商的步伐而已。
但這個步伐追得已經很艱難了。。。
而且即使今年追上了,但是芯片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明年怎麼辦?
芯片問題耽誤的時間越長,華為和其它手機之間就會産生越大的割裂感。
往好了想,芯片問題解決,華為奮起直追,問題不大。
往壞了想,華為的手機業務可能會爛在手裡。
托尼在發布會那篇文章也說了,能解決芯片問題的隻有華為自己,誰也幫不了。
所以如果有差友們搶到了 P50 系列機器,且用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