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他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采衆長,創造出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被譽為“書聖”。其代表作有《黃庭經》、《樂毅論》、《十七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等。
黃庭經
非常遺憾的是,由于年代久遠,現世沒有王羲之的真迹留存,我們看到他的書帖都是唐代摹本。
王羲之的《蘭亭序》家喻戶曉,它的藝術魅力主要表現在它的文章之美和書法之美。《蘭亭序》全篇叙景抒情,平實舒緩,用詞精美,意境深遠,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蘭亭序》的筆法高妙,文而不華,質而不野,溫文爾雅,剛柔相濟,線條靈動,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乃“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
蘭亭序
由于《蘭亭序》文美書美,又有梁武帝蕭衍和唐太宗李世民兩位粉絲皇帝加持的評委會評定,《蘭亭序》被欽定為天下第一行書。
由于東晉距今年代久遠,書法史料記載缺失,《蘭亭序》是否為王羲之本人書寫曆代存疑。唐武德五年,歐陽詢編纂《藝文類聚》時,隻采錄了《蘭亭序》的前半部分,即與被公認為王羲之真作的《臨河序》接近的一部分。唐朝的韓愈、歐陽詢、柳公權,宋朝的姜夔(讀魁),清朝的阮元、金農、趙之謙,現代的郭沫若都加入了質疑和否定的隊伍。
我們從四個方面可以證明,《蘭亭序》不是王羲之所書寫。
一、《蘭亭序》的字體與王羲之其它作品的字體,以及東晉時期的字體有很大的差異
十七帖
王羲之的《十七帖》是草書,但仍帶有章草筆意,和《蘭亭序》差異很大。《青李來禽帖》是永和十一年以後所作,也就是《蘭亭序》以後的幾年所書,但書風與《蘭亭序》截然不同。
青李來禽帖
《蘭亭序》的遒麗書風與出土的王羲之年代的《顔謙婦劉氏墓志》古拙的字體差異巨大。清朝李文田說:“今所見晉碑,皆未能有《蘭亭序》此種筆意,此南朝梁陳以後之迹也。郭沫若說:王羲之即使寫過《蘭亭序》,也應該是“八分隸意”。
顔謙婦劉氏墓志
二、從作品内容來看,這篇文章是僞作
南朝梁代以前文獻,沒有記載《蘭亭序》一文,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昭明文選》中沒有收錄,《淳化閣帖》中也沒有刻錄《蘭亭序》,隻有在《世說新語》注文中收錄王羲之的《臨河序》。
李文田分析,《世說新語》中引用的王羲之作品《臨河序》,部分内容與《蘭亭序》相似,但沒有《蘭亭序》那麼長,多出來的篇幅應是後人添加的。李文田認為,編輯史書的人有可能對王羲之的文章内容進行删減,但絕沒有增添文集内容的道理。所以他認定這篇文章是在《臨河序》的基礎上,加以删改、移易、擴展而成的,并由此認定《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是後人的僞作。
三、從曆史記載看,梁武帝之前沒有《蘭亭序》
梁武帝蕭衍是王羲之的狂熱粉絲,他對王羲之“龍跳天門,虎卧鳳阙”的書法評價成為後世的通評。他是第一個在全國範圍搜集王羲之書法的皇帝, 他還對當時公認的書家排位“王獻之—王羲之—鐘繇”變為“鐘繇—王羲之—王獻之,從此書法必言“鐘王”。
宋朝的姜夔說:“梁武帝收集王羲之字帖270餘軸,當時隻說了有《黃庭經》、《樂毅論》、《告誓文》等帖,《蘭亭序》這麼重要,為什麼卻沒有提及?!
頻有哀禍帖
四、《蘭亭序》一文的情趣與王羲之有較大差别
王羲之的性格倔強自負,以“骨鲠”自稱。況且,蘭亭聚會時王羲之及衆人所作的詩都是樂觀的,一點也沒有悲觀的氣息。所以,王羲之不會像《蘭亭序》中所說的那樣,為了“修短随化,終期于盡”,而“悲夫”、“痛哉”起來。就是整個人的情緒突然由開心變成傷感起來,這明顯有悖常理。《蘭亭序》中悲傷的情緒應出自東晉玄言詩代表人物孫綽《蘭亭後叙》中的句子,而非王羲之本人所作。
以上四方面證據充分證明《蘭亭序》不是王羲之所書,現存的《蘭亭序》,無論墨迹(摹本)還是石刻均為他人僞托。多位學者書家還根據史書記載、書寫字體的年代特征和樣貌特征推斷,《蘭亭序》的文稿及書法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僞作的。智永是陳代永欣寺僧人,是王氏後裔,能文善書。不僅《蘭亭序》的 “修短随化,終期于盡”的語句很合乎“禅師”的口吻,就其年代來說也正相适應。
智永的《真書千字文》,與《蘭亭序》書寫筆意相似
當然,《蘭亭序》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幅重要的書法作品,以上的質疑和否定,絲毫不影響《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地位。
我是知書,如果你想看學習書法有營養的好文章,歡迎點擊關注學習。[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玫瑰][玫瑰][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