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備課筆記,詳細總結知識點,可收藏,用來假期輔導孩子預習,也可以複習用。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科學童話,講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小青蛙的奇妙經曆。
孩子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會了解小蝌蚪發育成小青蛙的變化過程,懂得從小要獨立生活、遇事要主動探索的道理。
孩子進入二年級,課文内容逐步增加深度,知識點逐漸增多,需要認識和會寫的生字數量更是有明顯的增加。
一、識字學習重點
一年級時孩子們學會了很多識字方法,大部分孩子能夠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老師和家長不用再手把手地教孩子,應該先放手讓孩子自己識記,把指導的重點轉移到适時地點撥上來。
這一課共需要識記15個生字,其中讀音容易讀錯的是帶有後鼻音的“迎”、“頂”,還有“捕”的音節是bu,有的孩子容易讀成pu。
詞語“腦袋”、“快活”、“衣裳”、“眼睛”、“時候”都是輕聲詞,要提醒孩子讀準确。
二、寫字學習重點
同識字一樣,通過一年的寫字訓練,孩子們基本掌握了寫字方法,學會了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生字的間架結構,學會了基礎的筆順筆畫規則,大體學會了筆畫的穿插及運筆力度。
本課共有10個生字必須會寫,老師和家長可以重點指導易寫錯的字,和筆順筆畫易出錯的字,簡單的字可以讓孩子自主觀察,自主書寫。
易寫錯的字:“寬”下面是“見”,最後一筆是豎彎鈎。“頂”右邊是“頁”,最後一筆是點。
筆順易寫錯的字:“跳”右邊的“兆"的筆順是撇、點、提、豎彎鈎、撇、點。“皮”的筆順是橫鈎、撇、豎、橫撇、捺。
另外,還要注意“足”和“子”變成偏旁時的筆畫變化。
三、學習課文
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蝌蚪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的外貌、動作。
感受疊詞“大大的”、“長長的”的表達效果,積累詞語,激發喜愛小蝌蚪的情感,并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小蝌蚪找媽媽的原因,以及鯉魚媽媽和烏龜給他們的提示。
從“遊哇遊”體現出小蝌蚪遊的時間很長,“長出了兩條後腿”、“長出了兩條前腿”展現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間的兩次發育變化。
通過鯉魚和烏龜的話,小蝌蚪大體知道了自己媽媽的樣子。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尾巴變短了”寫出了小蝌蚪第三次發育變化。
小蝌蚪在荷花旁邊見到了漂亮神氣的大青蛙,立刻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媽媽,朗讀時要讀出他們激動、高興的心情。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天天跟着媽媽去捉害蟲。
“蹬”、“跳”、“蹦”說明小蝌蚪已經長成小青蛙了,他們的生活習性也有了變化。“尾巴已經不見了”是小蝌蚪第四次發生變化,他們的外貌徹底改變了,再也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在充滿童趣與溫情的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伴随着故事情節的推進,小蝌蚪發育成長為青蛙的變化:程被有序地呈現出來,青蛙的樣子也被清晰地勾畫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