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是我國56個少數民族中一個人數比較多、比較古老的民族,它有着屬于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包括語言、文字以及風俗禁忌。彜族風俗主要表現在日常生活和節日慶典兩個方面。
、 彜族的日常生活習俗
彜族有着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點,所以各地的彜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設一個火塘,塘火終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會客的中心。火塘的鍋莊石或三腳架,不能用腳去踩,嚴禁往火塘裡吐唾沫。燒烤不潔之物,并禁忌在火塘邊裸露身體。
在長幼、男女、主客之間,彜族有嚴格的禮俗。途遇長輩,晚輩須待立一側,讓長者先行;長輩入室須讓其上座,餘再依次而坐;吃飯時,長輩坐上方(習稱“上席”),下輩依次坐兩旁和下方,并侍候長輩,為其添飯、夾菜、泡湯。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頭。
兄弟可與嫂嫂開玩笑,但兄長不能與弟媳開玩笑。客人入室讓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邊,小輩坐在客人對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樓要脫掉鞋子;禁裸體、半裸體成年人入家門;不能用腳踩門檻,或坐在門檻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說粗話;婦女的衣褲不能晾曬在過路的地方和蜂窩旁邊;禁止面對着太陽大小便。
彜族的待客習俗
彜族素有“打羊”、“打牛”(殺羊殺牛)迎客的好客之風,客至,必須殺牲款待客人。殺牲之前,執活牲于客人面前讓其過目,俗稱“領牲”,以此表示對客人的誠意和敬意。宰殺後,自首至尾、四腿、肚雜一鍋煮之,煮熟後-一擺于客人面前,稱為“全席”。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為體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稱“砣砣肉”。吃飯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燒羊肝、牛肝給客人吃,表示敬重。雞頭送給最尊貴或最年長的人吃。席間,主婦時刻關注客人碗裡的飯,未等客人碗中飯吃光,便添飯給客人。彜族認為,客人碗裡的飯吃光後才給他添飯是不禮貌的。
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彜族也會遞茶。彜族人也會每人發給一個小沙罐、一個茶杯,互不占用,意思是:飲别人飲過的茶不過瘾,同時也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誠意。客人到家,必敬酒、傳煙、遞茶,這是雲南彜族的傳統習俗。若客人不會抽煙,或不能飲酒,不要拒絕主人的盛情,可收下而不抽不飲,以示對主人的尊重、感謝。
彜族的習俗内容豐富,涉及範圍很廣,大到節日,小到生活細節,彜族風俗是彜族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的規範,經過長久的發展,成為一種特色的彜族文化。
,